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预防和早期治疗艾滋效果显著 或成世界新希望

  • 健康云
  • 2025-04-21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艾滋病如噩梦般侵袭人类以来,我们与这场灾难的抗争已历三十载。尽管人类尚未能完全攻克艾滋病,但通过持续的治疗和不断的预防努力,我们相信最终定能战胜这一病魔。这是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征途,每一步都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希望。在世界艾滋病防治领域,2011年取得的显著进步为我们注入了更为坚定的信心。

在抗击艾滋病的战斗中,疫苗研发始终是一条重要战线。早在2009年,美国和泰国联合研发的联合疫苗(RV144)已为人所知,它能将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降低31.2%。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对该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但由于其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该疫苗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各国研究者并未停止疫苗的脚步。由于在人身上进行疫苗研究的限制,研究者们将重心转向了猴子。猴子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不仅更容易进行,其数据也能为人艾滋病疫苗研究提供宝贵参考。毕竟,人艾滋病病毒的起源正是猴艾滋病病毒。

疫苗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失活的艾滋病病毒部分——即抗原——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以对抗艾滋病病毒。其中,艾滋病毒包膜中的两种糖蛋白分子gp120和gp41是关键的抗原。特别是gp120分子,它是HIV入侵人T细胞的重要媒介,能够通过附着在T细胞上的CD4分子进入细胞。

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如何利用这些特性研发出更有效的疫苗。针对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主要通过性行为感染的特性,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的研究人员利用HIV-1的包膜蛋白gp41开发出新型疫苗,并在雌性白化猕猴身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注射了这种疫苗的猕猴对猿猴艾滋病病毒(SHIV)的感染具有显著的抵抗力。尽管这一疫苗仅在雌性猕猴身上取得了成功,且仅限于无阴道创伤的情况下,但这为男性猕猴的试验及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另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也在研发中取得了进展。这种疫苗的原理是使用无害的病毒来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抗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过去,人们曾尝试使用腺病毒作为载体来携带艾滋病病毒的抗原。传统腺病毒的寿命较短,导致疫苗对入侵的HIV反应滞后。

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院的免疫学家路易斯·皮克的研究小组尝试使用另一种无害病毒——巨细胞病毒(CMV)来携带HIV抗原。这种疫苗在恒河猴身上的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它能让一半的猴子受到保护。原因在于,这种疫苗能够长时间激活猴子的T细胞并攻击入侵的猴免疫缺陷病毒。关于这种疫苗的争议仍然存在,有人认为它只能控制病毒而不能阻止感染,且作为载体的CMV的长期安全性尚不确定。这种疫苗的研发仍需进一步和验证。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