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导读:在浩渺的中医学理论中,有一种常见疾病引人注目——腱鞘囊肿。这一病症,传统中医称之为“筋结”、“筋瘤”、“聚筋”、“筋痹”,它的成因多种多样,长时间的劳累、外伤等都可能引发此症。尽管囊肿生长缓慢,但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好消息是,针刺治疗为此病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针刺治疗腱鞘囊肿,是一种独特且效果显著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见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无瘢痕,且治疗过程相对简单。在治疗过程中,首先会对囊肿部位进行常规消毒,然后选择合适的毫针,以特定的角度刺入囊肿周围。针尖朝向囊肿中心,形成一个“十字状”的针刺布局。这一步的关键是,毫针必须刺破囊肿的囊壁,但要适中,不可超过囊肿下层的囊膜。
进入囊肿的毫针会施以特定的手法,如大幅度的提插和捻转。这样的手法会激发酸、麻、胀等针感,然后在针处留针10分钟。起针后,囊肿内的胶性黏液会自然流出。如果黏液排出不畅,医生会用双手进行挤压,确保黏液排出干净。接下来,会用消毒后的贴在囊肿壁上,再用绷带包扎。值得注意的是,绷带不可包扎过紧,以免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患者的康复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持针刺部位的清洁,避免沾水,也不可过度用力。三天后,绷带和即可取下。如果遇到液体充满变硬的情况,不必过于紧张,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囊肿会逐渐变软,然后逐渐缩小直至消失。2到3次的治疗就能见到明显的效果,大部分患者1到3次即可痊愈。即使治愈后复发,再次接受针刺治疗仍然有效。
这种治疗方法在中医针灸学中被称为围刺法。它通过在囊肿病变局部进行多针围刺,强化了经脉间的横向联系。这样的治疗不仅能扶正祛邪、消痹止痛、软坚散结、滑利关节,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局部代谢和营养,使炎症吸收,肿胀消退,疼痛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针刺治疗腱鞘囊肿效果显著,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后都应注意休息,避免过量手工劳动,以防疾病复发。对于腱鞘囊肿的患者来说,针刺治疗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