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卫生日的舞台上,每年4月7日都是一个关于健康的重要节点。今年的主题犹如一道警钟,提醒我们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每年有惊人的约200万人因不安全食品而失去生命。那些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犹如无形的杀手,可以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超过200种疾病。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预防癌症从健康饮食做起。
随着医学专家对饮食与癌症关系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癌症与饮食、营养有关。其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尤为显著,如食管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癌等。主治医师蒋参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风险。
蒋参指出,有三种食物频繁摄入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由于气候潮湿、闷热以及贮藏设施不良等原因,谷类和豆类容易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公认的、最强的肝癌致癌物。加工肉制品也是潜在的风险源。这些肉制品经过盐腌、烟熏、晒、烤或添加化学防腐剂等方式制成,例如火腿、熏肉、香肠和热狗等。在加工过程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可能会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这是一种已知的人类致癌物。煎炸熏烤食品也需引起警惕。当面粉类食物在高温下油炸时,蛋白质和脂肪会转化为苯并芘。而烧焦、烤焦的状态下,苯并芘的含量更高。这种物质是一级致癌物,其致癌风险远超二恶英和。部分食品在高温烹饪过程中还可能形成导致癌症的丙烯酰胺。
面对这些健康隐患,我们该如何应对?蒋参给出了宝贵的建议。在食物储存方面,蔬菜应尽量购买新鲜品种,冷藏时间不超过五天,室温下则不宜超过三天。使用塑料饭盒和不锈钢容器时也要特别注意,避免用它们储存含油或酸碱性的食物,并且不可将普通塑料饭盒放入微波炉或烤箱。
在烹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食品污染。例如,蔬菜可以先用流水冲洗两遍,然后用弱碱水或洗涤剂浸泡三分钟,再清洗两遍。对于水果,削去表皮可以有效减少表面残留的大部分保鲜剂和大气污染物。
蒋参还提醒我们关注日常饮食的调整。红肉的摄取量应低于每天80克,尽量避免加工肉制品;减少腌制食物和烹调用盐;避免食用发霉的谷物和豆类;男性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两份,每份大约含10-15克酒精。要避免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和含糖饮料,保持健康体重。
在烹饪肉类时,我们应选择可控制温度的烤箱进行焙烤,避免直接用明火烧烤。油炸食物时,油温应低于160摄氏度。我们也要发挥市民的监督作用,一旦发现违法生产食品的现象要及时举报。为了我们的健康和安全,食品安全意识不可或缺!让我们一起守护餐桌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