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洛杉矶Kaiser Permanente医学中心过敏与临床免疫科的Angelina Crans Yoon医师及其团队发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群相较于无此疾病的人群,其心脏病发作风险较低,中风风险降低,最为显著的是,各种死因的死亡率风险也显著降低。
在近日举行的“美国过敏、气喘与免疫学院2014年会”上,Crans Yoon医师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她表示,这些患者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可能性减半,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此前的研究认为,过敏和气喘与其他健康状况,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炎症是这个疾病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所有的免疫反应都是有害的。基于老鼠的实验结果,Crans Yoon医师解释,第1型T辅助型淋巴球(Th1)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风险,而第2型T辅助型淋巴球(Th2)则是降低此风险。
研究者利用“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NHANES)”的资料发现,过敏检查阳性者比较不会遭遇心血管事件。为了深入这一议题,Crans Yoon医师等人检视了南加州病患的资料库,其中包括数十万名的过敏性鼻炎和气喘患者。
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无过敏性鼻炎者,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急性心肌梗塞风险低了25%,脑血管事件风险低了19%,各种原因死亡率风险低了49%。对于气喘患者,他们的所有心血管事件风险则高了36%。Crans Yoon医师表示,这可能是因为气喘患者的表现型差异所致。如果是因过敏引起气喘的患者,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低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气喘者。
在研究过程中,Crans Yoon医师等人还了过敏与气喘药物的使用状况。他们发现,使用较多药物的病患,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可能更低。但研究无法纳入自Kaiser体系之外购买的成药差异。
对于为何过敏性鼻炎会降低死亡风险,Crans Yoon医师表示,这可能与患者的Th2反应较高有关。但真正的机制可能更为复杂,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这可能意味着,过敏性鼻炎的免疫系统在非必要时过度警觉,积极地对抗疾病和引发症状。这一发现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Crans Yoon医师最近的一项研究揭示了针对特定免疫反应的药物作用的可能性。这项研究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验证,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特定细胞激素的研究已经展开,旨在阻断Th1在自体免疫疾病中的作用。这些研究可能会面临许多副作用和风险,因此可能无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尽管如此,这一研究仍具有巨大的潜力,为未来的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雅典俄亥俄大学骨科医学传统学院的过敏免疫副教授Todd Rambasek医师对此表示,目前可能还为时过早,不能就此研究得出结论。他指出这项研究目前还只是揭示了关联性,而非因果关系。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来验证这一理论的正确性。他也提到了可能的取样偏差问题。他指出,前往过敏科就诊的患者可能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与其他患者存在差异。在研究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样本,以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仍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起点,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免疫反应和潜在的治疗方法。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有关这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和研究成果。推荐大家关注并了解更多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