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天宫课堂第二课

  • 生活知识
  • 2025-06-23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天宫课堂”第二课:太空中的科学之旅

在浩瀚宇宙的某个角落,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于2022年3月23日15时40分在中国空间站拉开帷幕。这次的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共同带来的“天宫课堂”第二课,是一场围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展开的精彩授课。

课程内容精彩纷呈,首先呈现的是一系列令人叹为观止的实验演示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其中,王亚平展示的太空“冰雪”实验令人印象深刻。她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个液体球,通过触碰引发结晶,形成了一个外观似“冰球”的固体。这一实验揭示了微重力环境下无容器结晶的神奇特点,即溶液结晶不受容器限制,可向外扩展形成球状结构。这种独特的结晶方式在地面实验中是无法实现的,因为容器的限制使得结晶只能向内发展。

除了“冰雪”实验,还有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和太空抛物实验等一系列精彩实验。这些实验不仅展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物质的独特性质,也揭示了科学原理在太空中的应用。

课程中还展示了空间站的设施,其中无容器材料实验柜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个设备通过静电场控制样品位置,利用激光加热研究材料特性。它的应用前景广阔,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核电站高温材料等领域的创新研发。

除了实验和设施展示,课程还设置了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的学生交流,解答了微重力环境对科研、生活的影响等问题,并介绍了空间站的日常工作情况。这一环节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太空生活。

这次课程的意义非凡。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结合空间站实景操作和科学设施展示,激发青少年对太空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次课程也为未来的空间科学实验及科普教育提供了实践范例。通过这次课程,我们不仅了解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原理和应用,也感受到了航天员的勇敢和拼搏精神。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的“天宫课堂”,继续宇宙的奥秘!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