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标志着冬季的来临,寒气逼人,此时正是我们需倍加呵护身体温暖之际。那么,如何在这一时节实现有效的保暖呢?接下来,随心脑血管网一同御寒之道。
在中医眼中,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主要循行部位,此经具有防御外邪的功能。一旦受寒,便会损伤人体的阳气,可能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或旧病复发。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暖背尤为重要。为此,穿一件贴身的棉(或羽绒)背心,便能轻松护背防寒。
我们的脚部也需特别关注。因为脚处于人体最远端,脂肪薄,保暖能力差。足底穴位与内脏有着密切联系,一旦受凉可能引起多种疾病。为此,我们应选择舒适的鞋子,以棉袜相配,既防止过紧、过松、过薄,又保持脚部的日常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不仅能消除疲劳,还能御寒防冻,促进睡眠。
进入冬季,自然界的生物进入休眠状态,为春季的生机勃发积蓄能量。同样,人类在冬季也要着眼于“藏”,保持精神安静。如何调控不良情绪,让心态平和呢?除了适当宣泄不良情绪外,多晒太阳也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冬季日照时间短,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而光照能抑制人体松果体褪黑激素的分泌,有助于改善情绪。
冬季锻炼同样不可或缺。但在寒冷季节,四肢较为僵硬,因此锻炼前的热身活动尤为重要。如伸展肢体、慢跑、轻器械练习等,使身体微微出汗后,再进行高强度的健身运动。要根据天气情况选择衣物,以保暖防感冒为主。运动后要及时穿上衣服,以免着凉。
专家建议,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球、登山等。患有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老年人,则应在日照充足时运动,避开早晚,以免诱发急病。老年人更应注意保暖。
在寒冷的冬季,也有一些温热食物可以帮助我们进补。如谷类的糯米、高粱;豆类的食用油如豆油、菜子油;调味品中的红曲、酒、醋等;饮料中的红茶、咖啡;蔬菜中的熟萝卜、番瓜等;水果中的山楂、杏等;以及干果中的花生、核桃等。这些食物不仅为我们提供营养,还能帮助身体抵御寒冷。让我们一起享受这个冬季的温暖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