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膳纤胶囊:健康食品遭遇争议风波
国内首支获得国家健康认证的体重管理健康食品「绿膳纤胶囊」,因艺人陶晶莹的代言而爆红热销。自五月上市以来,已售出60万盒。最近这款备受瞩目的产品却突遭卫福部要求预防性下架。据媒体报道,原因竟是其成分中的「芦荟素」含量超过国际公认标准的1770倍。
芦荟素,这一看似普通的成分,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艺人陶晶莹代言的「绿膳纤」体重管理食品,因芦荟素成分过量导致用户严重腹泻的消息引发了公众的关注。摄影记者江旻骏捕捉到的这一幕,更是让人对这款产品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
「绿膳纤」胶囊标榜为第一支获得「不易形成体脂肪功能」健康认证的健康食品,其保健功效成分包括儿茶素、乳糖以及芦荟萃取物等。造成其预防性下架的关键问题正是芦荟素。一位姓张的电脑工程师吃了该产品后,声称拉肚子四个月,投书媒体送检后,发现芦荟素含量高达1万7千ppm,认定其为造成腹泻的主因。
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医师颜宗海表示,芦荟素的过量摄取可能刺激肠胃道,造成腹泻和呕吐,甚至可能提高脱水和肾脏衰竭的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过量摄取芦荟素也可能增加罹患大肠癌的风险。虽然芦荟素尚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致癌物,但一些动物实验的结果不禁让人产生疑虑。
国际上有明确的芦荟素行业标准,即国际芦荟科学协会(IASC)订出的口服芦荟素含量应低于10ppm。而在国内,使用芦荟作为食品原料时,需要完全去皮,并且产品需标注「孕妇忌食」的警示。市面上常见的芦荟口味饮料,其芦荟素含量不得超过0.1ppm。
对于此次的争议,绿膳纤业者强调产品并未违法,其原料和制作过程均符合国际标准。对于用户出现的腹泻情况,他们认为是个人体质不适合或乳糖不耐症所导致。绿膳纤发言人李依芸在记者会上澄清,芦荟素的含量实际上非常低,符合安全标准。
卫福部表示,因为无法判定芦荟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是否违法,且为了澄清业者是否确实去除了芦荟的皮,所以要求预防性下架。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和健康问题的深入思考。在追求健康的我们更应关注食品的成分和安全问题,以保障我们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