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南的温暖的阳光之下,居住着李女士一家。这位年近六旬的母亲,因C型肝炎导致的肝硬化,这几年生活如同走钢丝般紧张,多次因为腹水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反复住院治疗。尽管等待着器官捐赠者的无私捐献,却始终无法如愿以偿。在这关键时刻,她的女儿陈小姐挺身而出,决定捐肝救母。手术过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
面对母亲的病情,陈小姐毫不犹豫愿意贡献出自己的肝脏。但医学检查发现,她肝内的血管和胆管结构异常复杂,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幸运的是,奇美医学中心的肝脏移植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完成了这场高难度的活体肝脏移植手术。陈小姐的大爱让妈妈得以重生。
在医学的舞台上,奇美医学中心移植外科主任孙定平教授是一位卓越的导演。从民国97年开始的尸肝移植,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他们成功完成了首例活体肝脏移植手术。孙教授表示,活体器官移植的核心是确保捐赠者的安全。在一般情况下,成人活肝移植会移植捐赠者的半边肝脏,而在这个过程中,“中肝静脉”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确保双方的安全,通常会保留给捐赠者以增加安全性。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和风险,但在面临生死抉择时,母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李女士的女儿坚定地表示愿意为母亲捐肝。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奇美医学中心的换肝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确保肝脏静脉回流不受影响,大大提高了植入肝脏的存活率。面对植入肝脏的特殊构造,他们同样克服困难,成功完成了手术。
整个手术耗时近十个小时,如同一次漫长而艰难的战斗。幸运的是,母女均安全度过了手术期。术后,李女士虽有轻微的胆汁泄漏现象,但在医疗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状况已经大大改善。目前李女士已经康复出院,与女儿一同迎接新的生活。
孙定平主任医师强调,活肝移植的难度远高于尸肝移植。在亚洲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大爱捐赠的意愿仍然有限。在慢性肝炎和肝癌仍然是国内十大死亡主因的背景下,肝脏移植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活肝移植正是在器官捐赠极度缺乏地区的王道做法。这场手术的成功不仅是对医学技术的肯定,更是对人间大爱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