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发射塔仅1.5公里的地方,人们驻足观望,凝视着那枚即将划破天际的火箭。在寒冷的空气中,他们已等待了三个小时之久。那片空旷的卫星发射场,如今被一百余盏聚光灯照耀得如同白昼。在这光芒之中,神舟八号与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的组合体矗立在那里,仿佛预示着即将上演的壮丽瞬间。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片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见证了无数飞船和卫星的腾飞。如今,它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神舟八号飞船即将在此升空,它将与一个月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这一壮举将为中国建立空间站奠定关键的技术基础。
这片发射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茫茫戈壁滩,又被称作东风航天城。随着发射日期的临近,这里变得热闹非凡。科研工作者、参试单位的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纷纷涌入这里。其中,一位老妇人从兰州远道而来,只为亲眼见证女儿工作的航天基地医院的辉煌时刻。
此次发射还吸引了来自欧洲航天局和德国宇航中心的官员和专家。早在神舟七号发射时,俄罗斯的宇航专家也曾亲临现场观摩。航天城内,各大宾馆均已客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总设计师等航天领域的精英齐聚于此。世界各地的媒体记者也纷至沓来,此次飞船发射和交会对接任务将向全球进行电视直播。
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是国际航天领域的尖端技术。对于高速运动中的两个飞行器来说,准确测量位置和相互距离,最终实现无缝对接,这其中涉及的技术极其复杂。而此次中国进行的无人交会对接,完全依赖于飞行器的自动控制和地面遥控,难度更大,挑战更强。
国际知名航天观察家蒂姆·罗宾逊在回复新华社记者的邮件中表示,中国的交会对接采取无人方案,与美国的一开始就实行有人操纵的方案不同,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航天员的风险,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技术风险。美国和苏联半个世纪前就已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期待与国外的同行进行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目前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将在不久的将来退役,如果中国的空间站能在那时成功部署,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
伴随着发射口令的响起,“二十分钟的发射准备”,塔勤人员迅速撤离发射塔架。科研人员和家属们则显得更为兴奋,孩子们在人群中欢快地穿梭。许多人不失时机地将远处的火箭和发射塔作为背景,留下珍贵的合影。当火箭最终点火升空时,空气中爆发出一声轰鸣,这一刻,人们的情绪如同被点燃的火箭一样沸腾起来。“成功是差一点点失败”,这一刻的激动正是无数次的努力和汗水换来的辉煌时刻的最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