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数量持续上升,形势严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年中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风险管理项目”在北京盛大启动。
据统计,约七成的冠心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而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病和死亡率风险随着血压的升高而显著上升。这意味着,单纯依赖降压药物已无法满足治疗需求。在此背景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主任委员、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强调,应采取“降压护心”的优化治疗方案,对心血管风险进行全面管理。
胡教授指出,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其危险性不可小觑。高血压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从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令人担忧的是,我国每年有逾三百万人的心血管病死亡,其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不能仅考虑降压,还需要重视心血管风险的全面管理。
当前医生和患者对高血压导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认知仍然较低。胡教授表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控制率不高,仅有三成多的患者对高血压进行了有效控制。这凸显了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降压,还要重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干预,以降低风险和死亡率。
值得一提的是,替米沙坦(美卡素)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近日被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降低心血管风险的新适应症。这一批准肯定了替米沙坦在降压护心方面的优势。胡教授表示,这一新适应症的获批将为更多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优化降压方案的新机遇,在降压的同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为了提升医生和患者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风险管理的认识,该项目将在全国20个城市开展巡讲和培训,涉及千名心血管医生。项目还计划调查中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现状,并举办相关的患者教育活动。
胡教授强调,医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起着基石和灯塔的作用。他呼吁医生遵循指南、充分考虑各项危险因素、改变诊疗习惯和处方行为,并引导患者关注相关危险因素。患者也需要充分配合医师的治疗方案,共同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胡教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药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师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更多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受益。在‘降压护心’的双重保护下,让他们获得更健康的生活。”这一项目的开展将为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助力他们重拾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