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均投资在2024年2月21日凌晨发布了一则致歉公告。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其管理的证券账户在2月19日开盘的一分钟内,集中卖出了沪深股票共计25.67亿元。这一异常交易行为违反了交易所的《交易规则》,特别是关于“程序化交易需遵循分散申报、控制节奏”的规定。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是否量化机构在操纵股价。
事件的核心原因首先在于交易模型的缺陷。灵均投资承认,其交易模型在面临极端市场环境时,未能有效地控制交易节奏,导致在开盘阶段集中卖出量过大。尽管全天看,其整体净买入达到了1.87亿元,但这种短时间内的高频交易,依然对市场情绪造成了显著冲击。
这一事件也反映了监管层对异常交易行为的态度的变化。此次处罚是沪深交易所自程序化交易新规实施后的首次公开谴责,显示出监管层对这类行为的容忍度降低。交易所通过这一举措强化了对于量化交易的合规性审查,旨在防范市场波动风险。
这一事件也引发了公众对灵均投资的舆论压力和品牌危机。市场上关于灵均投资“做空A股”的指责声不断。尽管公司声明其长期坚持做多中国股市,且股票仓位接近满仓,但公众对其内部管理的质疑仍然强烈。此前,灵均投资曾因员工的个人负面传闻引发关注,而此次事件无疑加剧了这种质疑。
针对这一问题,灵均投资表示将采取后续应对措施。他们计划改进交易模型算法,优化交易指令执行机制,并加强合规培训。他们也强调其量化策略主要是中长期配置,不存在主动做空行为。这一事件使得量化机构在追求交易效率的需要更加严格地平衡市场稳定性与合规要求。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灵均投资能够重建市场信任,恢复市场信心,继续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量化投资策略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