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小主”介绍:历史与影视剧中的勾心斗角
近年来,清宫影视剧风靡荧屏,后宫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令人瞩目。尽管大部分剧情都是虚构的,但观众往往对其中部分历史真实的故事线津津乐道。今天,风趣网小编就带你深入了解清宫中的“小主”这一称谓,探寻历史与影视剧间的那些事。
在严谨的清宫剧中,关于后宫礼仪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他们对清宫历史有一定研究,努力重现历史场景。即便如此,他们在传递历史知识时,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误区。
“小主”这个词,在影视剧中常常被用作清宫嫔妃的专属称谓。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后我们发现,“小主”这一称呼并非仅限于嫔妃,它在多个朝代都有出现。比如,《春秋》中的“秦小主”指的是秦君,又如《志·吴志·孙綝传》中也有“小主”的身影。可见,“小主”这个称呼在古代并非仅限于某一特定身份,而是广泛应用于皇室成员间。
那么,清宫嫔妃是否被称为“小主”呢?一本名为《宫女谈往录》的书对此进行了探讨,被后人参考。这本书并非清朝人所作,而是后人金易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根据收集的资料写成。虽然书中描述了“珍小主”的一些情节,但我们不能仅凭此书就断定清宫嫔妃都被称为“小主”。
另一本可信度较高的书是清朝人商衍瀛所著。他引用的资料都是清朝人提供的,其中提到宫中太监对珍妃的称呼为“小主儿”。但这仍然引发了疑问:“小主儿”这一称呼是否真实存在于清宫?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仍需谨慎对待。因为《宫女谈往录》与现存资料和清宫人员回忆录存在出入,可能是作者在回忆或口语习惯上的偏差。而“小主儿”这个称呼也可能是作者在描述过程中的杜撰,或者是口语化表达。毕竟,清朝人的口语习惯与现代人有所不同。
清宫剧中的“小主”称呼也值得商榷。满人在时期之前主要以满语为主,不可能迅速学会汉语。在后宫中使用的语言可能并非纯粹的汉语。
专家朱家溍曾询问过太监宫女,他们在记录中清楚地写着对嫔妃的称呼如“某宫主位”,但这只是笼统称呼。详细的称呼要根据后妃的地位而定,如肖钦贤皇后被称为“老祖宗”,而一般皇后则被称为“皇后主子”。
在唐海炘的《我的两位姑母、珍妃》中,后妃一般被尊称为“主子”,也有“瑾主妃”和“瑾主子”的称呼。清宫资料中也记载着“娘娘”这一称呼。这些称呼都是根据后妃的地位而定,可见“小主”这个称呼并非随意乱用,需要经过历史考量的。
清宫中的“小主”称呼充满了历史与文化的厚重感。我们在欣赏影视剧的也要保持对历史真实的尊重与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