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云 >

小口罩大产能

  • 健康云
  • 2025-04-16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微观:抗疫细节中的发展潜能》系列报道启动

一滴水映太阳之光,一朵花显春之绚烂。我们身边,从商品、出行到创新、改变,皆是中国发展的生动写照。今天,我们开设的新栏目“微观”,旨在带领读者以小见大,窥探大视野,以细致笔触勾勒时代画卷。首期系列聚焦“抗疫细节中的发展潜能”。

随着有序复工复产,我国医疗物资生产正在加速。一条生产线每日产出百万口罩,企业在短短时间内取得生产许可,展示出惊人的速度与力量。口罩不仅守护着前线医护人员的安全,更是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强大潜能。

口罩生产线的飞速提升并非孤例。众多企业纷纷转产口罩,填补市场需求缺口。上汽通用五菱成功转型生产口罩,比亚迪宣布援产医疗物资,国机集团旗下的恒天嘉华全力投入口罩生产。这些企业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跨界转身,全力保障口罩供应。我国口罩的日产量和产能连续增长,双双突破亿只大关。

面对疫情带来的用工和物流难题,面对行业的前期投入困境,中国企业展现了非凡的担当与责任。企业在面对困境时发出的呼唤:“我有熔喷布,谁有口罩机”,“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彰显出共克时艰的决心与勇气。

小小的口罩背后,关联着庞大的产业链和数百项产品。除了少数具备全链条能力的大集团外,更多企业开启了合作模式。重工企业研发口罩机,汽车企业贡献原材料,纺织企业提供厂房和技工资源……各企业齐心协力,凝聚起共同抗疫的生产合力。

这种扩能速度和转产能力源于中国制造的灵活性。有关部门迅速响应,为企业开设资质审批的绿色通道;企业应时而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壁垒。学者指出,中国企业的灵活反应能力得益于庞大的供应链网络和专业分工的企业群体。中国制造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成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坚强后盾。

对于人们担忧的疫情过后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表示将收储富余产量。企业也表示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转产策略。无论是顺势转型还是寻找发展机遇,企业都在国家发展大局中不断调整定位、提升自身能力,让中国制造保持竞争力。

企业的跨界实力和协同能力在此次抗疫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工人日报》观点认为,企业平常做足了准备,拥有一定的底气,因此可以快速响应和转产。而《解放日报》则认为,企业应急转产的经验将成为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日报》强调,资源的迅速有效配置离不开强大的动员与组织能力。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国企业的表现展现了强大的发展潜能。这种潜能不仅体现在制造能力上,更体现在企业的责任担当、灵活反应和协同合作上。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0年03月13日 05 版)

下一篇:没有了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