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峨眉山瑞吉山石处,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众目睽睽之下悄然消逝。这位年仅21岁的花季少女,面对人们的劝阻,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跳崖,结束了她充满苦难的一生。她的遗书在网上流传开来,字里行间充满了绝望与无助,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一点点抽离她的灵魂。
她曾试图以搬家、当兵、蹦极等方式来对抗抑郁症的困扰,然而抑郁症的阴霾依旧笼罩着她,直至最脆弱的时刻到来,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乌有。在为这位女孩感到遗憾的我们也开始关注抑郁症这一话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抑郁症是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尽管关于抑郁症的信息时常被报道,但人们对它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抑郁症并非简单的情绪低落,而是一种真实的疾病。它并非由单一因素所导致,而是生物、心理、生活、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抑郁症存在着诸多误解。第一个误区便是认为抑郁症患者性格软弱、抗压能力差。实际上,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等身体疾病一样,其发病机制是患者脑内某种神经传递物质不足,与个人的性格并无必然联系。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外表看起来阳光、经常笑容满面的人不可能患上抑郁症。有时,表面的喜悦并不能掩盖内心的痛苦。有些抑郁症患者擅长隐藏自己的抑郁情绪,表现出积极乐观甚至笑容满面的样子。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其是否患有抑郁症。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聊天和交流能够治愈抑郁症。在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时,他们通常没有倾诉欲望,不想见人、不想外出、不想与他人交流。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抑郁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将患者与外界隔绝开来,他人的建议往往无法触及患者的内心。
那么,如何预防抑郁症呢?建立心理防护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挑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时,也需要像锻炼身体一样,不断承受超负荷。建议暂时离开心理舒适区,尝试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让自己更勇敢、更充满激情。这些挑战最好分阶段进行,先设定小目标,然后逐渐超越自己。
给自己孤独的机会,回归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在忙碌追求理想和事业的也要给自己留出时间,放下社会角色,与外界暂时断开联系。独处、放空、阅读、冥想、发呆……或者投身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
加强社会联系,建立可靠的朋友圈。人是社会动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心理健康。不要封闭自己,建立可靠的朋友圈,维持社会支持系统,在重要时刻能够寻求帮助和支持。
生命是一场旅行,让我们在旅行中远离抑郁症的困扰,沐浴爱的阳光。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文斌科学审查,并由全国心理服务基础普及讲师、江西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丽撰写。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推广工作委员会提供稿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