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达到15.15%。通常,这种症状会在穿刺后的48-72小时内出现,好发于穿刺点上方8-10cm的位置。对于已经出现的机械性静脉炎,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之前的文章《给事出有因的PICC机械性静脉炎用上这套组合拳,发生率会大大降低噢!》中,我们了导致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三个主要原因:PICC导管的型号及材质选择、患者置管部位的选择以及护士的置管技术熟练度。那么,当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时,我们应如何治疗呢?
治疗和护理的前提是明确静脉炎的严重程度。这里我们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静脉炎临床分级标准,将静脉炎分为四级,从无症状到症状严重,为治疗提供了依据。
接下来,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第一种是50%硫酸镁。这种方法具有消炎去肿、促进水肿吸收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单纯的50%硫酸镁湿敷起效较慢,对于控制感染、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和促进炎症消散的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种是水胶体敷料。它由亲水性颗粒和疏水性聚合物组成,具有双重黏性,有助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移行。它还能保持局部低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形成,改善缺血缺氧症状,加快渗液的吸收。
第三种方法是氢化可的松外敷联合神灯照射。氢化可的松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非特异性的抗炎和抗过敏效应。而神灯则通过其红外线作用,改善血液循环,增强组织代谢,促进炎症消散。两者结合,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我们还介绍了金黄散外敷的方法。金黄散是一种复方中药粉剂,具有消炎、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对于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治疗,各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在实际操作中,护士小姐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也欢迎你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文章末尾投票选出你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看看哪种方法在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上表现最佳。针对患处治疗,我们有两种有效的药物和方法,分别是金黄散和喜辽妥。
使用金黄散外敷,它的应用范围要略微超出患处的面积。我们每日进行一次外敷,次日更换新的药物,这样持续三天便完成一个疗程。在每个疗程结束后,我们会评估治疗效果,并观察是否需要进行下一疗程,共观察三个疗程。金黄散以其独特的药效,能够帮助舒缓患处,促进恢复。
另一种药物是喜辽妥。它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不仅能促进水肿和血肿的吸收,还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和生长。它的功能还包括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的再生。喜辽妥能够迅速透过皮肤,为患者带来疼痛的缓解和压迫感的消除。
使用喜辽妥的具体方法是,从静脉穿刺点上方3-4cm处开始,沿血管走向涂敷。涂敷的范围约为10×5cm,药物厚度保持在0.3-0.5cm之间。涂好后,我们需要轻轻按摩,帮助药物更好地被皮肤吸收。每日一次,持续七天,便能感受到药物带来的显著效果。
这两种药物各有特色,但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需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使用,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都应及时向医生咨询。通过这三个疗程的治疗,相信患者的患处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