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大会发布的第二届《世界》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美国自然母亲网站的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丹麦。而在这份榜单上,挪威和瑞士也紧随其后。美国虽然位列第17名,而中国则仅排名第93位,评价得分略低于平均分,为4.978分(满分10分)。
这份报告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全球150多个国家的幸福度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报告详细指出,幸福感受到六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健康期望寿命、可信赖的人际关系、对生活做出选择的自由度、腐败程度以及社会的包容性。与之前的调查相比,有61个国家的人认为他们的幸福度有所提升,而41个国家的人则感到幸福度有所下降。
对于这一排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副教授迟毓凯表示认同,并认为该报告的评判标准相当科学。他认为,虽然经济对幸福感有重要影响,但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对公平、民主、自由等方面的需求会更为突出,因此幸福感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
迟毓凯还指出,中国人幸福感排名不高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信息获取的便捷,人们与他人对比的机会增多。尽管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精神食粮的匮乏仍可能让人感到空虚,从而降低幸福指数。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加大、腐败现象仍存在等,这些都增强了人们的不确定感。
对此,迟毓凯建议应从政策上推进,消除社会不公平现象,朝着更加透明、开放的方向迈进。各级部门和单位应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仅要关注物质层面的发展,还要注重精神层面的建设。对于个人来说,幸福感是一种主观认知,如何花费挣来的钱比挣了多少钱更重要。我们应该重新思考金钱的价值所在。
这份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幸福的契机。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更是精神的充实和社会的和谐。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更加幸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