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该计划致力于在“十二五”期间,全面遏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减轻其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其核心目标是减缓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致死率,并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群提供更为公平的支持与关怀,以期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展望至2015年底,我们的目标是使重点地区和人群艾滋病的疫情上升趋势得到基本控制。相较2010年,我们期望能够实现艾滋病新发感染数减少25%,艾滋病致死率下降30%,并将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量控制在大约120万。
这份《行动计划》涵盖了四大类工作目标,它们分别是普及各类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各类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孕产妇艾滋病的预防控制,以及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提出了多项策略与措施。
我们期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提升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至80%以上,特别是在高流行地区,这一比例期望能达到90%以上。我们还将努力确保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接受抗艾滋病病物应用的比例达到90%以上,并降低接受综合干预服务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至5%以下。我们也加大了对梅毒检测和防治的力度,如提高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至70%以上。
《行动计划》还明确指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积极为具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医者提供必要的检测和咨询服务。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应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监管场所也将把艾滋病检测纳入新进被监管人员的常规检查内容。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应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我们将加强血液安全管理,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更为细致的服务和管理。
为了确保这些目标得以实现,我们已经明确了各级和有关部门在落实防控措施中的职责。我们坚信,在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艾滋病,保障人民的健康与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