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孩子牙齿整齐度:日常习惯是关键
许多家长误认为孩子牙齿不整齐是天生注定,然而事实上,日常习惯是导致宝宝牙齿不整齐的最大原因。下面,我们将深入造成孩子牙齿不整齐的六大日常坏习惯。
日常坏习惯导致牙齿不整齐
1、吮指习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吮指行为,但如果这一习惯持续到五六岁,可能会导致明显的错合畸形。吮拇指的动作会将拇指置于正在生长的前牙之间,影响前牙的正常生长,造成前牙圆形开合。
2、舌习惯:儿童在换牙期常用舌尖触碰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形成吐舌或伸舌习惯。舌长期置于上下前牙之间,会导致局部开合,牙齿间出现缝隙。
3、唇习惯:唇习惯多发生在6岁以后的儿童身上。咬上唇习惯可能造成前牙反合,下颌前突。而咬下唇则会导致上前牙前突,下颌后缩,甚至开唇露齿,上唇短而厚。
4、偏侧咀嚼习惯:这种习惯多发生在乳牙后期。由于一侧牙齿的咀嚼功能受损,孩子只能依赖另一侧进行咀嚼,长此以往,可能导致颜面部左右发育不对称。不常使用的一侧由于缺少食物的摩擦,容易堆积牙垢和牙石,进而引发龋病和牙周病。
5、咬物习惯:孩子习惯性地啃咬手指甲、衣角、袖口、被角、枕角等,或者吮吸橡皮奶头,这些固定咬物位置的行为可能导致局部小开合畸形。
6、睡眠习惯:儿童在睡眠时的不当姿势也可能影响颌骨的正常发育和面部对称性。比如用肘部或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习惯性用手托腮,都可能对牙齿和颌骨产生不良影响。
牙齿排列不整齐不仅影响刷牙效果,容易滋生龋齿和牙石,还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不整齐的牙齿可能让孩子遭受同龄人的嘲笑,产生自卑情绪。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牙齿发育情况。
如果发现孩子存在牙颌畸形,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矫治。牙列不齐矫正的最佳时间是在11至13岁之间。家长也应帮助孩子改掉上述不良习惯,让孩子拥有健康整齐的牙齿,自信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