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深入调查,我们发现与生活幸福感最为密切的两大因素是房产拥有状况和职业稳定性。在住房面积对生活幸福感的影响时,我们发现拥有较大住房面积的人普遍感到更加幸福,但当住房建筑面积超过160平方米后,幸福感则呈现出下滑趋势。
收入状况对人们的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更容易感到幸福。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逐渐减弱。值得注意的是,相对收入在生活幸福度评价中的地位逐渐超过绝对收入。相对收入指的是个人收入与同龄人收入之间的差距。例如,一个赚3000元的人,如果周围人赚2500元,可能比自己赚3500元但周围人赚0元的人更感到幸福。
在对婚姻状况与幸福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已婚人士往往比未婚人士更幸福。尤其是婚龄在5年内的人,幸福感尤为强烈。随着婚龄的增长,幸福感会逐渐下降。有趣的是,性生活对生活幸福度的影响甚至比婚姻状况更为显著。即使在控制婚姻状况的前提下,性生活频率与生活幸福感仍呈正相关。幸福曲线在每月拥有8次性生活(一周2次)时达到巅峰,超过此频率后,生活幸福感会逐渐下降。
我们必须明白,这项研究只能揭示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在性生活和幸福的关系中,我们无法确定是更多的性生活带来了幸福感,还是更幸福的人更倾向于有更多的性生活。
对于性生活过度的迹象,有以下表现:两眼无神、神态憔悴;心跳加速、时常出虚汗、难以入睡;食欲减退、不思饮食、胃部不适;精神倦怠、萎靡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全身无力、腿软、懒得动等。当个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