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微微健康网报道了一起备受关注的江苏首例“地沟油案”,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地沟油问题的关注。一提起地沟油,人们都会感到心有余悸。面对市场上泛滥成灾的地沟油,卫生部近日公开向公众征集检验方法或检验指标。祛斑宝网的小编认为,解决地沟油问题不能仅仅依赖检测手段,更重要的是从监管入手。
对于地沟油,消费者们早已不再陌生。近年来,关于地沟油的新闻层出不穷,媒体也时常曝光一些黑心作坊。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地沟油通过各种渠道流向食品加工企业、粮油批发市场,甚至以包装精美的姿态进入超市。这种现象无疑是对公众健康安全的极大威胁。
面对地沟油的泛滥,监管和检测方面的水平却令人失望。在监管方面,市容、城管、工商、质监等部门各自为政,导致黑心厂家有空子可钻。而在地沟油的检测方面,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手段。甚至有一些地沟油样品经过检测,结果竟然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标准。
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食品安全问题,更是一个关乎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问题。与其指责不法厂商,呼吁提高食用油检测技术,不如全面审视现有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方法。我们应该与国际接轨,制定更高标准的食品安全规范,让“吃得放心”对国人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面对地沟油问题,我们不能被其表象所迷惑。泛滥成灾的地沟油分明在提醒我们,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出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预防危机的手段。地沟油的治理关键在于监管的跟进。从相关报道来看,地沟油生产泛滥的背后存在着一些客观难度和公权力上的庇护。
诚然,地沟油的监管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比如一些地沟油样品的酸价检测结果能够符合现有标准。但这并不能成为相关部门推卸责任的借口。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这需要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地沟油乱象。无论是客观难度还是主观不作为,监管部门都难辞其咎。
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大计,对于地沟油的监管必须更加严格。我们需要建立严苛的问责机制,对于监管缺位或失职的部门要进行行政问责。公众也应该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学会识别地沟油的特点和危害。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沟油问题,我们还应该知道常见地沟油的分类。地沟油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狭义的地沟油;二是用劣质猪肉等加工的油;三是反复使用的油炸食品中的油;四是其他废弃物的加工提炼的油。这些地沟油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和检测力度,确保公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