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归途》是一部深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其背后的故事源自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2011年利比亚撤侨事件。这一事件是中国在海外撤离行动中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共撤离了中国公民近3.6万人,创下了“四个世界第一”的撤侨纪录。
这部电影与真实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背景设定
电影中的虚构国家“努米亚共和国”实际上就是现实中的利比亚。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当地分子袭击外籍企业,中国公民面临着生命的威胁。这段历史为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背景,使得电影更加具有真实感和代入感。
二、外交官的行动
电影中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英勇逆行,他们进入战区,组织公民撤离。事实上,外交部紧急派遣了52名外交官深入一线,他们不惧危险,协调多国边境通关,并租用了邮轮、飞机等交通工具,全力以赴完成撤离任务。这些外交官展现出了中国外交官的责任与担当。
三、撤离细节
电影中虽然有所简化,但真实撤侨行动的细节令人动容。近千名中国工人在沙漠中徒步20余小时,依靠剩余的干粮和水坚持前行,最终获得了利比亚村落的援助。整个撤离过程并未使用武力,仅通过外交手段就保障了公民的安全撤离。
四、人物原型
电影中的主角宗大伟的部分经历参考了中国驻科威特外交官孙渤的真实经历。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期间,孙渤曾遭遇持枪胁迫,但他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最终安全撤离。这一经历为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万里归途》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它不仅展现了撤侨行动的艰辛和危险,也展现了中国外交官的责任与担当。电影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观众深刻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和外交官的伟大。电影也融合了中国其他撤侨事件中的典型情节,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也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