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们处于换牙期时,常常会经历一种情况:乳牙掉落之后,新牙却迟迟无法破土而出。面对这种情况,许多家长可能会认为这只是正常的生长过程,这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疾病的迹象。医生对此发出提醒,孩子新牙长时间未能萌出,有可能是遭遇了萌出性囊肿的困扰,家长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关注孩子的口腔状况。
以浩浩为例,这位9岁的孩子早在6岁时便开始了换牙的过程。他的两颗乳牙掉落之后,新牙却迟迟未能露面。更令家长担忧的是,这两颗未萌出的牙齿对应的牙龈部位出现了一个逐渐增大的包块。面对这种情况,浩浩的父母最初并未过多在意,以为新牙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出。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包块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愈发严重。这不仅让浩浩不敢开怀大笑,更导致他的面部出现了不对称的情况。
日前,浩浩的母亲带着他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中心寻求帮助。经过一系列详细的口腔检查和CT扫描,该中心的主任曾素娟认为浩浩所经历的这种“牙齿长不出,只长包”的情况是由“萌出性囊肿”引发的。
曾素娟主任介绍,萌出性囊肿主要是由于萌出牙齿的缩余釉上皮与釉质之间的液体潴留而形成的一种囊肿。在囊肿的初期,通常表现为覆盖在牙齿上的牙龈局部肿胀,呈青紫色,内含组织液和血液。在感染未发生的情况下,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且一般不会对牙齿的萌出产生显著影响。当囊肿生长至较大时,便可能出现面部双侧不对称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囊肿还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萌出。
曾素娟主任提醒广大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尤其是换牙期,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状况。建议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即使没有不适也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建议到专科医院建立儿童口腔健康档案,重点关注牙齿萌出的情况,特别是注意牙齿萌出是否对称等细节。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处理,以确保孩子的口腔健康。毕竟,孩子的口腔健康是他们未来健康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