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消息,人类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日益严重,而令人震惊的是,养殖业也成为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使用一半用于人类医学,另一半则悄无声息地进入了畜牧养殖业。
这个问题令人担忧,因为养殖业的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对动物性食品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还会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在食品安全和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我国,兽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和动物饲养中广泛应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严峻的问题。比如,在一些地区,抗生素的使用存在盲目随意、长期过量等现象,甚至有时会出现使用禁用抗菌素的情况。如何保障我们食用的禽蛋奶肉等食品的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伟勇特别强调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产品上市前的监督。他认为,没有严格的监督标准和完善的监督机制,以及基层诊断水平和设备的缺失,都给药物使用带来了漏洞。要解决耐药性这个问题,除了加强监测,还需要提高基层服务的硬件素质和服务水平。简单限制用药或者禁止用药并不是长久之计,关键在于提高大家的认知,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思想深入人心。
其实,这个问题并非仅限于中国,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也面临着相同的挑战。比如,美国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法官最近作出了一项重要判决,禁止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常用抗生素。法官指出,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抗药性问题愈发严重,催生“超级细菌”,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不少国家在动物用抗生素的管理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做法。
吴聪明教授提到,像欧盟这样的地区,尽管管理严格,抗药性问题仍然十分严重。他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监控体系,对药物进行严格把关。同时他也提到日本在抗生素使用方面的监督经验,强调监督不仅仅是一个环节的问题,而是一个连贯的循环。
不少专家呼吁加强基层兽医队伍的建设。目前,我国兽医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基层兽医严重匮乏,缺乏科学、专业的指导是导致少数地区滥用药物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兽医协会秘书长才学鹏根据自己的基层调研经历呼吁提高基层兽医水平的重要性。他在某个市的标准化建设点发现一个兽医站只有一名有执业兽医资格的工作人员,其余人员均未通过相关考试。这表明在提高基层防疫人员水平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专家强调指出解决动物诊疗和养殖环节滥用抗生素的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必须从抗菌素生产源头加以管理同时提高抗菌素的产品质量、完善执业兽医制度、强化兽药分类和监管制度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有效遏制抗生素滥用问题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这是一场持久而艰巨的战斗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作者杨超经过深入的采访和整理为我们带来了这篇引人深思的报道希望我们能从中汲取教训共同努力为解决滥用抗生素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