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换偶活动的人多数认为自身思想开放,他们坚信人性具有脆弱的一面,与其压抑真实的自我,不如寻求新的刺激和体验。他们选择与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夫妇进行换偶游戏,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交流。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换偶游戏主要参与者多为个性叛逆的嬉皮夫妻。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今的换偶群体逐渐转变为30岁至40岁、拥有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中产阶级夫妇。每逢周末,大城市如加州圣荷塞至旧金山等地,都会举办换偶派对,吸引众多夫妇参与。
据换偶俱乐部的消息人士透露,参与换偶游戏的夫妇大多来自较为富裕的阶层,他们甚至有可能包下整座大饭店,进行集体换偶派对。最近,便有超过0名会员包下了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沙滩上一幢17层楼的大饭店。每年一月,更有2000名热爱此道的夫妇齐聚牙买加一个度假胜地,纵情欢爱。统计显示,美国换偶俱乐部数量已增至约500个。
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代,公众及舆论对换偶行为始终持批评态度。夫妻关系的意义远超越性的层面,它更多的是基于自由自愿的原则组建家庭,相互尊重、照顾,并共同繁育后代。换偶行为显然背离了这一初衷。
即使在被称为开放的美国,换偶行为也未能得到社会的宽容。美国体坛的“十大性丑闻”中便包括一些棒球明星的换偶行为,引发众多舆论的讨伐。而在韩国,更是严厉打击换偶网站。
最近,伊朗警方捣毁了一个换偶团伙,逮捕了12对涉案夫妇。这些夫妇在网上开设换偶网站,吸引其他夫妇参与换偶聚会。他们多次换偶,并在聚会中与多名性伴侣发生关系。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夫妇中许多拥有大学文凭,有的在部门工作,甚至已为人父母。
在伊朗,婚外性行为被视为违法,通奸者可能会遭受严厉的惩罚。相比之下,中国的换偶现象受到西方性革命的影响,夫妻间的不和谐是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性教育较少涉及,导致很多夫妻在性生活方面存在困扰,内心的激情无法得到发泄。
那么,为何“换偶游戏”会受到公众的抵制呢?根本原因在于它违背了道德。是维系公众社会道德原则的重要因素。一旦被歪曲,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就会出现混乱。人们希望社会生活正常化,既需要法律约束,也需要道德的约束。换偶游戏明显与当前和传统相悖,一旦被广泛接受,将导致家庭崩溃和青少年教育问题。
这些换偶游戏参与者所追求的新鲜刺激,其实是对法律和道德的亵渎。人类从群婚制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变,是法律常识中众所周知的进步。如今有些人却耐不住寂寞,不顾道德地参与换偶游戏。他们通过网上发帖子寻觅伙伴,称之为“浪漫之约”,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这种游戏既有夫妻双方两厢情愿的,也有男人瞒着妻子的幕后交易。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交融,虽然传统思想不再束缚人们的思想,但西方文化流入时夹杂的一些激进事物并不符合国情。换偶游戏正是其中之一,它违背了社会公德,不应被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