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广西浦北“全国林改百名典型县” “华丽转身”

  • 生活知识
  • 2025-04-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依傍在六万大山脚下的浦北人民,世代以山为生。他们曾经的主要生活方式是依靠森林资源来获取生活资料。在林业改革后的今天,这片土地的“吃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以木材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浦北人民,如今不再依赖砍伐树木,而是开始发掘山林下的宝藏。在广西,作为全国林下经济现场会的代表参观考察的四个点之一,浦北展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转变。这个被誉为“全国林改百名典型县”的地方,已经成功转型为一个林下经济繁荣的县域。

浦北县拥有广阔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64.3%,面积达230多万亩。这里,有一片全国最大、连片面积达11万亩的红椎林。这片珍贵的生态水源林,不仅为国家和地方带来了生态价值,也为林农带来了经济收益。国家为这片林木提供每年每亩10元的管护费,保障了林农的收入。

红椎林下盛产红椎菌,林改后,林农们加强了对这片菌类的保护和培育,使得红椎菌的产量倍增。仅一个季节的采摘,林农们就能从红椎林中获得每亩超过1000元的收入,这是林改前的两倍。这是一个不砍伐树木也能实现致富的新路径。

在浦北,人们改变了对速丰桉的认识。曾经被误以为林下寸草不生的速丰桉,如今在浦北却有着繁茂的草木。这些人工种植的“桉下草”,被林农用来养牛、养羊、喂鱼。在各乡镇,桉下种药、养鸡、养羊的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林改前的单纯种植速丰桉,每亩木材产值仅为3000元,平均一年仅600元的产值,利润不足元。而现在,通过在幼桉下套种草药和养殖,每年的收入有了显著的增长。桉下套种又套养的模式,使得每年每亩的收入轻松过万元。

浦北作为广西25个林改扩大试点县之一,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的主体改革任务。这一改革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推动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创新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这一改革为浦北带来了显著的成果,创造了被称为“浦北经验”的林改模式。

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浦北形成了七大产业基地,包括红椎菌、藤芒编织、中药材及名贵花卉、林下养鸡、林下养蜂、林下养畜以及农家乐森林旅游等。这些产业基地的总面积超过百万亩,人均超过一亩。这使得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浦北人体验到了新的生活方式和滋味。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空中与地面结合、生态与旅游结合,主业与副业结合、基地与农户结合的林下经济模式,正在为浦北人民带来美好的生活。他们不再仅仅依赖山林中的树木,而是通过发掘山林下的宝藏,创造出了新的生活来源和美好的未来。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