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如何满足群众的日常办事需求并减少人员聚集成为各地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各地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确保群众在家就能办事、办成事。
浙江丽水庆元县:便捷政务服务,让群众享受“零跑腿”待遇
在浙江丽水庆元县,一家食品公司的办税员胡月红因账务积压而焦急。在咨询税务局后,她通过电子税务局申请发票邮寄,轻松解决了问题。庆元县全面推行“不见面”办事,90%以上的涉税业务均可足不出户办理。针对特殊需求人员,庆元县还推出了不见面办理“入关”证明的服务。目前,丽水市4839项政务服务事项均可通过手机应用“浙里办”完成办理,涉及64个部门,涵盖各类民生商企业务。这一机制减少了直接接触,提高了复工效率。
北京海淀区:视频开庭,案件审理不停摆
在北京海淀区,一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通过微信视频成功开庭。由于疫情影响,案件难以如期开庭,海淀仲裁院决定采用微信视频方式进行审理。整个庭审过程通过微信视频进行,确保了案件审理的顺利进行,及时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重庆江北区:线上招聘,精准匹配岗位
受疫情影响,许多原定招聘会无法如期举行。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组织了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汇博网招聘网站进行线上招聘。求职者只需登录网站,按照提示填写简历、选择岗位即可。张琳通过这一平台成功收到面试邀请,并通过“在线聊一聊”平台进行线上面试,足不出户就完成了求职流程。
这些地方的便民措施都是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群众需求进行创新的结果。通过“零跑腿”“非接触式”的政务服务方式,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减少了人员聚集,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肩负着对招聘企业的严谨审核职责。借助现代科技的线上招聘平台,他们定期举办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项线上招聘会。这不仅为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求职途径,还为本地企业带来了便捷的人才搜寻方式。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匹配和重点推送,江北区就业和人才中心成功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企业与求职者的桥梁。
对于许多农民工和年纪较大的求职者来说,线上招聘还是个新鲜玩意儿。为了让这部分人群也能享受到线上招聘的便利,江北区就业局与社区工作人员动起了脑筋。在疫情的排查工作中,他们利用的契机,向居民们普及线上招聘的知识,并向农民工群体发放详尽的岗位信息表,协助他们与企业进行对接。
不仅如此,江北区还计划推出线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满足求职者不断提升自我技能的需求。重庆市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石屹表示:“我们正在积极筹备线上登记二维码的推广,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大家的求职意向和需求。”这一系列的举措,无疑为求职者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个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
采访结束时,张琳收到了一家意向公司的邀请,她的心中终于有了底。这个线上招聘平台不仅让她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还为她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随着线上招聘的持续开展和深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多的人将因此受益,更多的人将在这里找到属于他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