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于成年患者的皮肤病,因其皮肤上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故在民间有“腰缠火丹”、“蛇串疮”之称。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对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危害,特别是年长者需要及时治疗。那么,如何预防带状疱疹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带状疱疹之所以称为“带状疱疹”,是因为其皮疹大多发生在胸腰部位,且沿神经走向呈带状分布。但实际上,该病也可发生于头、面、耳及上下肢部位,甚至可能影响视力、听力功能,严重时甚至引发面瘫。对于年事已高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者,一旦感染,病情更为严重。
带状疱疹病毒在原发感染时会引起水痘,也可形成潜伏感染。病毒进入人体后,会长期潜伏在脊髓的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某些诱因的激发下,病毒会活跃增殖,引发神经节炎症,临床上表现为神经痛,并在相应神经节段分布部位的皮肤上形成红斑、水疱。老年人或体质虚弱的人全身抵抗力较低,容易遇到劳累、感冒等诱因,从而触发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除了皮疹外,神经痛也是该病的一大特点。疼痛程度与皮疹程度不完全相关,却与年龄有关。通常年轻患者疼痛较轻,而年老患者疼痛剧烈,甚至难以忍受。约有30%~50%的老年患者在皮疹消退后仍然会遗留顽固的神经痛,持续数月甚至更久。对于带状疱疹,宜尽早治疗并加强调摄。
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包括尽早应用抗病物、给予营养神经药物等。通常给予阿昔洛韦或泛昔洛韦口服一周,对于皮疹广泛严重的患者,可以静脉注射阿昔洛韦。还可以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营养神经药物。对于老年患者,如无严重基础疾病或禁忌证,可在病程早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减轻神经根的损伤,避免或减少后遗神经痛。局部皮损可外搽阿昔洛韦、喷昔洛韦乳膏。在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饮食、穿着等方面,避免继发感染,保持心情舒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可以给予增强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等。疼痛剧烈的患者,除了给予消炎止痛药外,也可以配合中药内服、针刺疗法等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家庭中还可以采用一些食疗药膳来辅助康复。比如清热苡仁汤、凉血绿豆粥和黄芪川芎粥等。这些药膳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瘀、止痛等作用,有助于疱疹的消退和疼痛的缓解。
专家提醒大家,一旦明确带状疱疹诊断,应尽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针灸和食疗等。目的是促进皮疹消退,防止继发感染,缩短病程,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更多关于皮肤病的知识,建议大家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