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中,有两千多年的时期处于封建社会。在那个时代,皇帝是权势的巅峰,掌握着无上的荣华富贵,其每一句话都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存亡。随着皇帝地位的提升,也催生了一种特殊的职业——太监。太监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更方便地照顾皇帝的生活起居,这一角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一提起太监,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形象并不太好。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权谋心肠的太监,他们凭借皇帝的宠信,扰乱朝廷秩序,危害百姓,中饱私囊。像历史上有名的某某某等人,就是典型的负面角色,他们的行为甚至直接威胁到了王朝的稳定,间接导致了王朝的灭亡。在影视剧作品中,太监往往也扮演着反派角色,令人十分厌恶。
我们并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劣迹,就去否定整个群体。在我国历史上,同样存在许多心地善良的宦官。例如,那位发明了纸的某某某,以及先后七次下西洋的某某某等,都是杰出的太监代表。今天,我要为大家讲述一位堪称史上最“可敬”、“可爱”的太监——张居翰。
张居翰出生在唐末年间,虽然成为了一名宦官,但他并未自暴自弃。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以及办事认真、一丝不苟的处事风格,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从一开始在晋王身边工作,到后来调到晋王儿子身边,再到后来成为唐庄宗的枢密使,一个宦官能做到这样的高位,实属不易。
尽管张居翰拥有了权势和地位,但他并没有变得目中无人。相反,他做人越发低调,做事更加勤勤恳恳。有一次,唐庄宗派兵攻打蜀国,蜀国君王决定投降。古代有不杀降军的规矩,虽然王衍投降后成为唐朝子民,但他身边的随从众多,一旦降旨诛杀,将涉及一千多条人命。
面对这一情况,唐庄宗心生猜忌与不安,打算下旨诛杀王衍及其随从。张居翰得知后于心不忍。他清楚其中许多人是无辜的,却因皇帝的猜忌而面临死亡。于是,在宣读圣旨时,他冒着杀头的危险,故意将“将王衍一行,并宜杀戮”改为“将王衍一家,并宜杀戮”。这一字之差挽救了近1000条无辜的性命。唐庄宗后来知道了这件事但并未过多怪罪张居翰。然而这件事之后张居翰便不再得到重用。后来唐庄宗去世唐明宗登基后张居翰选择告老还乡最终在长安隐居直至因病离世。
从张居翰的一生来看我们依然相信那句好人有好报因为他出于善心所做的决定使得许多人得以存活。同时我们也能够从他的事迹中得出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在看待某一群体时不应该以偏概全即使这个群体中有许多人表现不佳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好人好事。正如我们了解一个人时不应该只盯着他的缺点和短板也应该关注他的优点和闪光点从多角度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本身。张居翰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以偏概全地评价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