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古代真的有截杀官员然后冒充上任这种

  • 生活知识
  • 2025-04-16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在古代,关于“截杀官员然后冒充上任”的奇闻异事,流传甚广。在著名小说集《虞初新志》中,“雷州假太守”的故事便是一则生动的例子。某年,雷州太守在上任途中被一伙强盗截杀,这伙强盗竟拿了太守的上任凭证,大模大样地冒充太守去雷州上任,其工作表现甚至比真太守还要出色。这一度让当地民众对这伙人敬服有加,直到真相大白,七名强盗被法办杀头,才让百姓惊愕地意识到,这位深受欢迎的太守竟然是一个恶名昭彰的匪帮头目。

而在爆款小说《三言二拍》中,这类“截杀官员”的情节也屡见不鲜。例如“巧会芙蓉屏”故事中,上任的县尉崔俊臣就被截杀,命悬一线之际才跳入水中捡回一命。将这类故事放在真实历史背景下,“截杀上任官员”却是一个低概率事件。

在安定繁荣的时代,官员们赴任时往往走的是官道,住的是驿馆,护卫严密。以明朝为例,陆上每隔30至40里就有驿站,水路上也有定期船只往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截杀官员”的风险极大,哪怕是穷凶极恶的贼寇也需要三思而后行。这样的情节更多出现在衰世年代,如崇祯年间。

如果说“截杀官员”是高风险行为,那么“冒充官员上任”更是难上加难。古代官员的身份凭证众多,包括告身、敕牒、鱼符、牙牌等,每一份都详细记录了官员的身份、官职、履历乃至样貌特征。在现实历史上,能成功冒充官员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历史上确实存在成功冒充官员的个例。北宋的李飞雄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个无赖,仗着有个做秦州节度使的老子胡作非为。后来,他竟学起高官做派,骑着高头大马招摇过市,沿途州县的官员们全被他的“演技”骗倒。直到走到甘肃清水县时,才被识破。

如果说李飞雄的成功是因为宋朝初立,各项制度尚未成熟,那么明朝的杨福则完成了更高难度的“表演”。明朝官员的身份核验制度已经极度成熟,“冒充”的概率极低。杨福仅仅因为听说大人物很牛,就生出了冒充的想法。他和同伙从芜湖出发,一路南下到福建延平,沿途地方官纷纷送礼请托巴结。直到遇到不信邪的镇守太监卢胜,非要查验“假汪直”的“符牌”,这场已经骗了小半个大明朝的闹剧才穿帮。

这两个例子都反映出古代朝廷的政风问题。在朝堂上人浮于事、官员们趋炎附势的背景下,即使制度再完备也容易成为空谈。因为人浮于事的政风和极度的腐败比最凶恶的盗贼更可怕。这些骗子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他们利用了官员们的心态漏洞。如果官员们能多一份警惕心,多问一句、多查一眼“符牌”,这样的闹剧早就已经穿帮。

上一篇:概述日晒伤
下一篇:没有了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