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进步显著,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这一进步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我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目前,我国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全覆盖。
邓海华强调,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国家、省、地(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的体系,这一体系联合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网络。这一网络对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能力、监测能力以及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传染病疫情总体保持稳定,慢性病防治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权益得到了更好的维护。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在“十一五”期间提高了1岁,从72岁提高到了73岁。我们还取得了显著的艾滋病防治成果,所有县均具备艾滋病检测能力,设立了多个监测哨点和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
除此之外,我国还加强了血吸虫病专业防治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初步建立了精神疾病防治网络,并在全国部署了国家重性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初步建立了国家、省、地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决策指挥系统。
我国的妇幼卫生服务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数千个,基层妇幼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组织专业人员培训,推进公民健康素养的普及和提升。这一切的努力和进步,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公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拥有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