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北京及多地频现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北京昨日发布了“蘑菇中毒”预警,市卫生监督所也向广大市民发出呼吁,严禁餐饮服务单位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类。餐馆酒楼也已全面叫停野生蘑菇的采摘和使用。
随着夏季的到来,正是高温雨季,野生蘑菇生长旺盛。这其中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据了解,我国已知的食用蘑菇有300多种,而毒蘑菇就有100多种,甚至有至少十种毒蘑菇可导致人死亡。这些毒蘑菇多生长在树林、杂草丛中或公园的树下草丛中,由于与食用蘑菇外形相似,辨别起来极为困难,普通市民难以仅凭肉眼和经验进行准确识别。
近期,陕西汉中市就发生了多起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先后有50多人中毒,造成7人死亡。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切勿采摘、购买和食用不认识或易混淆的野生蘑菇,以免发生误食中毒。对于餐饮服务单位来说,更应严格遵守规定,严禁采摘、使用野生蘑菇等菌类。
那么如何鉴别蘑菇是否有毒呢?唯一的准确可靠的方法是由专业人员根据蘑菇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有时还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所以普通市民一般不要轻易去尝试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各种所谓的“经验”和“土法”都不可靠,这也是目前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
一旦发生误食毒蘑菇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应尽快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简易方法进行催吐处理。及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胜于治疗,对于野生蘑菇,我们还是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尝试。在享受美食的更要注重食品安全,珍爱生命。
北京此次发布的“蘑菇中毒”预警,无疑为市民敲响了一记警钟。在此呼吁广大市民,为了自身和家人的安全,切勿采摘、食用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也希望餐饮服务单位严格遵守规定,不要为了贪图一时的利益而危害消费者的安全。让我们一起为食品安全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