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识核心与主要议题
1.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共振
中美双方就全球及各自国家的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在应对通胀、维护供应链稳定等全球性议题上,双方表达了对加强合作的强烈意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中美经济的乐观预期为此次对话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2. 坚决反对“脱钩断链”
中美双方重申,坚决不寻求经济“脱钩”。作为美国农产品的最大出口市场以及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中国的经济利益与美国的紧密相连。这种经济合作对全球经济的稳定至关重要,任何形式的分裂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冲击。
3. 机制化沟通的常态化升级
自2023年建立经济和金融工作组以来,中美之间的沟通交流已经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入。从最初的框架性讨论,到现在的关税、市场准入等具体问题的深入,这种沟通模式有助于减少误解和误判的风险。
二、合作与竞争的并行不悖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压力下,合作成为双方的共识。特别是在多边框架内,如WTO改革、气候变化等领域,双方同意加强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高科技领域,竞争持续存在。美国维持对华的限制,而中国则加速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竞争格局。
三、对话的背景与深远意义
此次对话建立在战略互信的基础之上,延续了去年旧金山元首会晤的精神。对话强调了互利合作对双边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性,像“压舱石”一样稳固。对美国而言,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的结束,通过对话传递经济政策的确定性,降低经济“软着陆”的不确定性变得至关重要。此次对话为两国关系注入了稳定性,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后续需要关注具体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分歧的管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