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微健康网发布的消息中,我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吸烟人数已达到3.5亿,位居全球首位,而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更是高达7.4亿。这一严峻形势在控烟效果不佳、危害严重的情况下,已经严重损害了我们国家的形象。
面对这样的局面,世界与健康大会在新加坡召开,来自约10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如何向无烟世界迈进。我国的人大代表、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结肠肿瘤外科主任顾晋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我国的控烟效果微弱,他建议尽快制定危害预防控制法,以减少带来的危害。
顾晋强调,烟雾是一种严重的环境污染物质,含有约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60多种具有致癌性。这些物质不仅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威胁到心理和精神健康,尤其是对青少年和女性等人群的影响更为显著。长期的研究表明,是导致70%至80%的超量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已经成为全球多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我国与吸烟和吸“二手烟”有关的疾病如脑中风、冠心病等呈明显上升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20年死亡人数将达到惊人的200万。尽管我国已经签署并批准了《控制框架公约》,但控烟效果并不理想,吸烟率居高不下。与其他公约缔约国相比,我国在履约方面的表现处于末尾。
顾晋认为,目前我国履约工作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没有全面禁止广告、促销和赞助的法律。他强调,健康权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责任减少一切危害公众健康的因素的扩散和使用。为履行我国向国际社会的承诺,维护公众健康,应尽快启动危害预防控制法的立法程序。
该法律应从控制消费、供应、销售、监督管理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起到应有的法律效果。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律措施,我们才能保护人民的健康,维护公众的安全环境权益,减少吸烟和被动吸烟造成的危害。我们期待能够尽快行动,推动我国危害预防控制法的制定和实施,为构建无烟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