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月1日起,我国饭店、餐厅、旅店等七大类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记者走访了北京市多家公共场所,发现实现全面禁烟绝非一日之功。
在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面前,“对上帝说不”似乎并不容易。今年3月,卫生部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在5月1日实施当天,记者在北京市的一些饭店和网吧观察到,尽管这些场所都设有“禁止吸烟”或“无烟区”的明显标志,但一些消费者仍然可以轻松地分烟、点烟,且并未受到经营者的干涉。
在北京市东单附近的一家网吧,禁烟标志已成为了一种装饰,并不妨碍那些烟雾缭绕的场景。网管表示,尽管老板做了禁烟的安排,但对于那些并不难缠的吸烟顾客,他们通常不会进行干涉。在一些餐馆,当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吸烟时,得到的回答大多是肯定的,服务人员也会微笑着递上烟灰缸。一些经营者表示,虽然知道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规定,但考虑到顾客是“上帝”,并且只要不引起其他不吸烟顾客的投诉,他们通常不会对吸烟行为进行干涉。
中国疾控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仍然是世界上吸烟人数最多的国家,吸烟人群规模庞大。与此我国有7.4亿非吸烟者暴露在二手烟的危害之下,其中15岁以下儿童达到1.8亿人。的流行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公共场所禁烟已成为燃眉之急。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具体罚则尚需明确。该条例所规定的公共场所包括7大类、28个小类,但室内工作场所如办公室、写字楼等并未包括在内。对于违反公共场所控烟规定的行为,该细则并未写明具体的罚则。
针对这一问题,海淀区卫生监督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新细则在执法操作性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但在禁烟条款的执法手段上仍有所欠缺。他强调,应该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负起责任,以宣传和劝阻为主,并把责任落实给他们。只有这样,禁烟工作才能有效推进。
为了实现全面禁烟的目标,不仅需要各级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和严格执行,更需要广大市民的自觉参与和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共建无烟的公共场所,为自身和他人的健康负责。随着卫生部细则的颁布实施,北京市爱卫会与市卫生局正在积极行动,准备商讨并落实一项重要的举措——“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决策,旨在提升北京市的公共卫生环境,保障市民的健康权益。
据悉,北京市正计划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的具体范围,对哪些场所将实施禁烟进行明确规定。不仅如此,他们还将详细规划“室内公共场所禁烟”的执法队伍,制定一系列操作细节,以确保禁烟行动的有序进行。这一重要任务有望通过联合发文的形式进行公告,显示出北京市对此事的决心和重视。
为了有效推进“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行动,北京市还计划建立一支专业的“禁烟执法”队伍。这支队伍将在市卫生监督系统内部选拔和培养,他们将承担起监管和执行禁烟规定的重要职责。这支队伍的成立,不仅表明了北京市对禁烟行动的坚决态度,也显示出对市民健康的深切关怀。
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市的禁烟行动将具有标杆和示范作用。我们相信,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北京市的公共卫生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市民的健康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这也将带动全国其他城市的禁烟行动,共同营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环境。
让我们共同期待北京市的禁烟行动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市民创造一个无烟的公共场所,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也让我们共同关注和支持这支“禁烟执法”队伍,期待他们为北京市的禁烟行动做出积极的贡献。
北京市的禁烟行动正在稳步推进,未来我们有望看到一个更加健康、更加和谐的公共环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为构建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