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报道,记者蔡敏婕报道,一项重大研究成果问世,我国的食管癌患者数量庞大,占全球新发病例的半数以上,且预后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威胁民众生命健康。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的食管癌首席专家刘孟忠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聚焦于PD-1抗体联合根治性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中的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证实,为食管癌的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提供了新的证据。
这一研究成果近日被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在线发表。研究团队的努力和成果,无疑为食管癌患者带来了一线生机。
食管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排名第八,而死亡率更是高居第六位。在我国,食管鳞癌患者占据了绝大多数。尽管手术是治疗局限期食管癌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复发的问题时有发生。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局部晚期或晚期,五年生存率极低。
为了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刘孟忠研究团队在2019年率先启动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根治性放化疗的临床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共入组了42例患者。这些患者的一年生存率达到78.4%,且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总体可耐受。这一成果为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除了治疗方面的,研究还关注了食管癌的发病原因。俗话说“病从口入”,部分诱因可能与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胡永红教授指出,食管癌的发病风险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局部食管黏膜的刺激是重要原因,包括烟酒、过烫食物、腌制食品等。
目前,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就诊的食管癌患者中,早期患者占比不足10%,局部晚期患者占到半数以上,剩余患者则已发展到晚期。早期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刘孟忠建议,45岁以上、有家族史、生活在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这一研究的成功不仅为食管鳞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其他类型的癌症治疗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人类将能够攻克这一难题,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