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这一绚烂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春天的序曲已然拉开。每当太阳行至黄经345度之时,便是这一特别的日子。春天的气息愈发浓厚,气温迅速回暖,春意盎然间,春雷也开始悄然萌动。所谓“惊蛰”,便是那些冬眠的小动物们被春雷唤醒,重新焕发生机。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值明媚的“九九”艳阳天。除了东北和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跃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6℃,沿江江南更是温暖如春,平均气温高达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更是早已沉浸在10-15℃的春日暖阳之中。此刻的大地,早已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光。
惊蛰时节,春耕开始。人们自古以来便十分重视这个节气,视其为春耕的起点。如唐诗所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有言:“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在这个时节,华北的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处在冻融交替的状态。为了防止水分蒸发,及时耙地显得尤为重要。而沿江江南的小麦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开花,对于水肥的需求急剧上升。南方雨水虽能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但防湿害仍是首要任务。华南地区的早稻播种工作也应抓紧进行。随着气温上升,茶树的嫩芽也开始萌发,修剪和施肥工作应紧随其后。果园里的桃、梨、苹果等果树也要及时施肥。
惊蛰时节也是病虫害活跃的季节,“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为病虫害的滋生提供了条件。田间管理不可忽视,应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工作也要引起重视。
惊蛰过后,万物苏醒,春暖花开。这也是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人体的肝阳之气在这个时节开始上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应阳气的升发和万物的生长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如春日般舒展畅达。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和清淡的食物,顺应肝之性,助益脾气。诸如鸭血、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等食材是这一节气的理想选择。由于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要特别注意预防诸如流感、流脑等疾病。
惊蛰时节,大地苏醒,生机盎然。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顺应自然,注重养生,迎接美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