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气温不断攀升,台湾大街小巷的手摇饮料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人手一杯的饮品背后,揭示了台湾民众对饮料的热爱。据统计,每年台湾销售的饮料中,手摇饮料数量惊人,达到约10.2亿杯,平均每人每年消费44杯。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四大健康陷阱,可能引发一系列超乎想象的健康问题。
让人担忧的是肥胖问题。手摇饮料中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罪魁祸首。以全糖饮料为例,如珍珠奶茶、抹茶红豆冰沙等,每杯热量高达六百大卡。若每天饮用,每月体重将增加2公斤,一年则增加24公斤!想靠运动消耗这些热量,则需长时间快走5小时才能抵消一杯全糖饮料的热量,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更加严重的是,肥胖与多种疾病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调查,国人十大死因中,有八项与肥胖有关。肥胖不仅是美观的问题,更是健康的大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第二型糖尿病的推手,可能引发胰岛素阻抗,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医学专家甚至将肥胖合并糖尿病称为“糖胖症”,以强调其严重性。
除了肥胖和糖尿病,手摇饮料还存在其他两个健康陷阱。第三个陷阱是环境荷尔蒙的干扰,主要是塑化剂污染。塑化剂污染主要来源于塑胶杯、纸杯内涂层、杯盖、塑胶袋等。体内累积过多的塑化剂会对内分泌造成干扰,影响生理调节机能,导致免疫力下降,还可能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不孕症和癌症等。
第四个陷阱则是过敏疾病的增加。手摇饮料中的高糖分、茶精、香精等成分,会加重肝脏负担,降低排毒功能,增加过敏毒素的存在。冰品还会刺激副交感神经,加重鼻黏膜、气管黏膜、眼睛黏膜等肿胀,导致过敏症状加重。
面对这些健康陷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美国的饮食指南已经明确设限糖摄取量,少喝手摇饮料是迈向健康的一大步。对于已经出现的健康问题,肥胖患者需要积极减重,可以通过营养医学疗法来改善饮食失衡并成功减重;糖尿病患者需长期服药,同时结合饮食控制、营养医学疗法和生活调理,以良好控制血糖;过敏患者则可以采用营养医学疗法与生活调理并行,减少过敏发作的机会。
对于塑化剂污染的疑虑,建议尽快接受尿液检测。一旦发现数值过高,应立即接受排毒治疗并补充营养素,以尽快恢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
手摇饮料的四大健康陷阱不容忽视。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关注自己的健康,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陷入这些健康陷阱。刘博仁医师的警告提醒我们,手摇饮料的影响超乎我们的想像,让我们向着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