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既是人类生存的能量来源,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营养,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风险。某些食物本身含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我们妥善处理后再行食用,否则可能引发食物中毒。那么,我们来看看哪些常见食物容易引发中毒。
四季豆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食物。如果未煮熟,其中的皂素会强烈刺激消化道,同时含有凝血作用的成分。亚硝酸盐和胰蛋白酶也会刺激肠胃,使人出现胃肠炎症状。我们必须确保四季豆被彻底煮透煮熟。
蚕豆也是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食物。蚕豆种子中含有的巢菜碱苷,食用后可能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在春夏两季食用新鲜蚕豆时,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中毒。建议煮熟后再食用,并且尽量避免食用新鲜的嫩蚕豆。
生豆浆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食物来源。生大豆含有毒成分,如果豆浆未煮熟就食用,同样会引起食物中毒。在煮豆浆时,当豆浆加热至80℃左右时,可能会出现“假沸”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豆浆已经煮熟。此时如果饮用,就会导致中毒。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并用小火再煮10分钟左右,以确保豆浆的安全食用。
木薯也是需要注意的食物之一。尽管木薯的块根富含淀粉,但其全株各部位都含有毒物质,新鲜块根的毒性更大。在食用木薯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去除有毒物质。否则摄入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都可能引起中毒。为了防止木薯中毒,我们可以在食用前去皮、用清水浸泡薯肉,并加热煮熟。
马铃薯是常见的蔬菜之一,但它含有茄碱这种有毒成分。马铃薯的嫩芽、花、叶及块茎的外层皮中的毒素含量较高。为了防止马铃薯中毒,应将其贮藏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并在食用时发现发芽或皮肉呈黑绿色时避免食用。
一些野菜如荠菜、灰菜等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摄入过量亚硝酸盐会导致人体缺氧,引发中毒。应食用新鲜菜,煮熟的菜不宜久闷存放,腌菜应在腌制一个月以后洗涤后才可食用。
黄花菜是一种受欢迎的菜肴,但它含有秋水仙碱。摄入秋水仙碱会在体内被氧化生成剧毒物质二秋水仙碱,严重毒害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可将鲜黄花菜在沸水中稍煮片刻,再用清水浸泡以去除大部分水溶性秋水仙碱,或者将鲜黄花菜煮熟、煮透后再食用。
我们在享受食物美味的也要了解各种食物的特点和处理方法,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