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报道,记者蔡敏婕报道,全球每年新发的食管癌病例中,我国患者占比高达54%,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食管癌研究团队,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该团队由放疗科食管癌首席专家刘孟忠领衔,完成了一项备受瞩目的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EC-CRT-001)。这项研究聚焦于PD-1抗体联合根治性放化疗的效果,为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应用提供了证据。
这项研究的结果已在国际顶尖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发表。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排名第八,且死亡率高居第六。在我国,食管鳞癌患者占到了90%。手术虽然是局限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初诊时已是局部晚期或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20%,形势严峻。
为了提升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刘孟忠研究团队在2019年率先启动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根治性放化疗的临床研究。经过两年的研究,共入组了42例患者。这些患者的一年生存率达到78.4%。虽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是淋巴细胞减少(86%),但不良反应总体可耐受。这一研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都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项创新研究的成果表明,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治疗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这为该患者群体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我们期待未来大样本的III期随机对照研究能够进一步证实这一成果。
在此,我们也要提到食管癌的一些可能的诱因。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食管癌来说尤其如此。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胡永红教授指出,过量摄入亚硝酸盐、辛辣烫食等刺激性食物,可能是食管癌发病的部分原因。这些习惯包括喜食火锅、腌制食品等,都可能对食管黏膜组织造成损伤。
目前,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初诊的食管癌患者中,早期患者占比不足10%,局部晚期的患者占到了一半以上,剩下的患者已经处于晚期。早期筛查和诊断显得尤为重要。刘孟忠建议,45岁以上、有家族史、生活在高发区、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完)建议这部分人群要关注自身健康,积极预防,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