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这一脑肿瘤疾病的统称,如同潜藏在脑海中的隐形杀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它被划分为1至4级,每一级别的恶性程度都有所不同。面对如此复杂的疾病,患者和医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那么,不同分期的脑胶质瘤患者是否有治愈的可能?我们的临床医生又该如何应对呢?
近日,“人民好医生”客户端有幸邀请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院长康德智,为我们深入剖析胶质瘤的典型症状及其治疗方法。
康德智详细阐述了胶质瘤患者的不同分期及其典型症状。脑胶质瘤,作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被分为1至4级,其中1、2级属于低级别,3、4级则属于高级别。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尤为明显,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等。由于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还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如语言障碍、感觉障碍、行动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早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仅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中期患者则会出现根据肿瘤生长部位而产生的不同功能障碍。
谈及胶质瘤的治疗方式,康德智表示手术是首要且最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手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体积,为后续的治疗如放化疗、肿瘤电场治疗等奠定基础。而且,手术还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的病理分型。如今,借助术中神经导航定位、术中电生理监测、术中磁共振等先进辅助技术,医生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放化疗则取决于手术切除程度、肿瘤病理级别和患者年龄等因素。
康德智还谈到了亚专科在胶质瘤治疗中的优势。在临床上,胶质瘤的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诊疗。以专病为基础的专业组诊疗模式,并在专业组的基础上建立包括神经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等在内的MDT团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前沿的治疗方案。人文关怀在胶质瘤的治疗中也非常重要。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到诊疗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中,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脑胶质瘤的治疗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和家属共同努力。通过康德智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胶质瘤的知识,也看到了医生们为治疗这一疾病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