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永恒的科学家精神——纪念吴孟超院士逝世两周年
2021年5月22日,我国失去了99岁的国宝级科学家吴孟超院士。那一刻,人们的哀思如细雨绵绵,回荡在黄浦江畔。吴孟超院士的一生,是对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
吴孟超院士,从医70余年,不仅推动中国肝病医学从无到有,更从有到精。他的事迹,被《感动中国》颁奖词赞誉为:“手中一把刀,心中一团火”。他如老马般不知疲倦,一次次将病人驮过河。
两年前的今天,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组织了吴孟超院士逝世两周年悼念祭扫活动。现场氛围庄重而肃穆,吴院士的亲属、医护人员代表等近百人参加。
主持人深情地介绍道:“吴老倾尽一生留下的一串数字,是世人难以忘记的奇迹——他主刀16000多例手术,救治了20000多名患者。在医学界,这是一个近乎神话的传奇。”
家属们缓步上前,用洁白的绢布蘸着清水,轻轻擦拭吴老的墓碑。随后,全体人员面向墓碑三鞠躬,并依次敬献鲜花。每一朵花都代表着对吴老的深深祝福和对医学事业发展的坚定信念。
杨广顺教授,作为吴孟超院士的学生,回忆起了老师的点滴:“吴老常说,手术只能延长病人的生命,要解决肝癌难题,必须依靠基础研究。”
在20世纪50年代,医学界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术中大出血。那时的医学水平无法解决这一问题,肝癌仿佛与死亡画上了等号。但吴孟超等三人决定从肝脏的基本结构出发,寻找解决之道。他们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模拟出肝脏血管分布模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正是基于这个模型,吴孟超团队提出了肝脏结构的‘五叶四段’解剖理论。这一理论为中国的肝胆外科事业指明了方向。”杨广顺说。
两年来,璀璨的星河中那颗名为“吴孟超星”的星星一直供人们仰望。这颗星星是吴孟超精神的象征,他的肝胆相照、济世苍生的精神与日月同辉。
沈锋教授作为吴孟超的学生感慨道:“很多年轻医生都来缅怀吴老,我们都决心继承他的事业,让肝胆外科的事业传承下去。”
吴孟超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医学成就,更是那种勇闯禁区、勇攀高峰、永不满足、永远争先的精神,以及他对党、国、民、军的深沉爱意。这种精神与爱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对科学的追求,更是对人生价值的体现和追求。我们应该铭记吴孟超院士的贡献和精神,让他的精神永远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