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儿科副主任李正红教授就母乳喂养的几个常见误区发表了专业解读。
关于误区一,很多人认为母乳越黏稠质量越好,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母乳的黏稠度与哺乳女性的饮水和体内循环情况有关,黏稠的母乳所含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相对较多,但具体营养成分及比例需要通过专业测定才能确定。黏稠度并不能作为判断母乳质量的标准。
接下来是误区二,有些家长认为一侧乳房只需要吃一半就可以。母乳分为前奶和后奶,两者的营养成分不同。为了保证婴儿获得均衡的营养成分,前奶和后奶的供应都非常重要。在母乳喂养时,建议让婴儿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以促进泌乳,保证充足的泌乳量。
对于乙肝妈妈是否能哺乳的问题(误区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是:从孕期开始,乙肝妈妈应监测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活性,并开始母婴阻断。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必要时还需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于已经进行母婴阻断的新生儿,是可以进行母乳喂养的。
误区四认为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越好。虽然母乳的营养成分和生物利用度比奶粉更好,但停止母乳喂养的时间应在婴幼儿能通过人工饮食获取全面营养的基础上确定。哺乳最长可达两年。
关于误区五,有些人认为母乳在6个月后就没有营养了。实际上,随着婴儿的发育,母乳的营养成分也在不断变化,以满足婴儿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无论是3个月还是6个月的母乳,都能满足婴儿的基本营养需求。只是在6个月后,由于婴儿的营养需求增加,需要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添加辅食。
至于误区六,很多妈妈认为自己在吃药期间不能哺乳。实际上,妈妈在哺乳期间因生病服药时,是否需要停止哺乳要根据所服用的药品情况、患病的类型来决定。最好咨询相关医生获得明确的指导。
最后是关于误区七,有些妈妈认为母乳量少就要省着喂。乳汁并不是省出来的,而是需要婴儿不断吸吮来刺激乳腺分泌。排空乳汁的乳房产奶速度会比留有乳汁的乳房产奶速度快。即使母乳量不多,也应该让宝宝频繁吸吮,以刺激乳腺分泌更多的乳汁。
李正红教授的专业解读为家长们提供了正确的认识,帮助她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母乳喂养,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