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名伤势严重的年轻患者,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头部竟然被自我砍伤了多达13处,血流不止。究竟是谁对他做出了如此残忍的行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患者的“凶手”竟是他自己。原来,这位年仅22岁的小伙子名叫小李,因患有严重的焦虑症,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用刀砍伤了自己。经过紧急抢救,虽然他的生命得以保住,但他目前仍然躺在病床上,神情恍惚。当医生问他是否感到疼痛时,他面无表情地回答“不痛”,这样的场景实在令人感到心悸。
焦虑症是一种多发生于中青年群体的心理疾病,其发生与人的个性和环境密切相关。个性方面,焦虑症患者往往内向、羞怯、过于神经质。环境方面,激烈竞争、超负荷工作、长期脑力劳动以及人际关系紧张等都是焦虑症的常见诱因。临床上,焦虑症可分为急性焦虑和慢性焦虑两类。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焦虑似乎无处不在。除了药物治疗,焦虑患者在家里如何调整心态呢?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的宋崇升副主任医师给出了以下建议:
对于焦虑症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忽略病情,为所当为。患者不应该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心理变化,因为这只会增加对身心变化的敏感性,从而强化症状。相反,患者应该尝试忘记自己患有焦虑症,并带着症状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家务、人际交往等。
转换视角是缓解焦虑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有些患者在做事情时,会不自觉地夸大事情的难度和风险,产生畏难情绪和焦虑感。应该尝试转换视角,将困难简单化,屏蔽焦虑情绪,从而启动自己的行动。
加强运动也是缓解焦虑的重要途径。很多焦虑患者性格谨小慎微、畏首畏足。而兴奋性运动如打球、跑步、搏击、舞蹈等,可以展示自我,在躯体上解除束缚,宣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的兴奋水平,让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感。通过运动,患者可以逐渐克服畏难情绪和拖延症,焦虑也会被不知不觉“挤走”。
希望通过这些建议,焦虑症患者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重拾生活的信心和乐趣。也提醒广大读者,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时缓解压力,避免陷入焦虑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