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猝死:紧急抢救与后续生命支持
老年人猝死是一种突发性的自然死亡现象,其中以心脏病引起的居多。国际上将猝死的时限定为发病后1小时内,而老年人猝死中,心源性猝死占据了90%。那么,面对老年人猝死,我们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一、紧急抢救
一旦老年人出现猝死迹象,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在现场呼叫急救站。具体方法如下:
1. 通畅气道:让病人平卧在地上,将头部后仰,同时抬起下颌,使口腔直轴与气道成一条直线,以便通气。
2. 人工呼吸:在头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约800ml,频率通常为每分钟12次。
3. 建立循环:为了让心脏恢复跳动,可以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部的1/3处,强度以使胸骨下陷3-5cm为宜。频率则是每分钟80到100次。在按压的过程中,应注意用力适度,避免造成老年人骨质脆弱的胸肋骨骨折。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15:2。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
在紧急抢救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包括:
1. 尽快进行气管插管或球囊面罩给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 纠正缺氧、保持通气,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3. 在补充足够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
4. 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 进行镇静、抗癫痫及脑复苏。
除颤和起搏
在进一步生命支持中,除颤和起搏也是重要的治疗方式:
1.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首次使用200J,对于老年人,第二次仍可使用200J,第三次则为300J。如果室颤表现为细颤,可以先用肾上腺素1mg静脉注射后再进行除颤。
2. 药物除颤与起搏:盐酸肾上腺素是心脏复苏的首选药物,首剂1mg,若无效,可在3-5分钟后重复1次,若仍无效,可加大剂量。血管升压素20-40mg静脉推注也是有效的药物。
脑复苏及功能维护
对于老年人猝死,脑复苏及功能维护也是至关重要的:
1. 保持稳定的循环、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
2. 降温(尤其是头部),一般以32℃为宜,但不得低于31℃。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或加用冬眠药。降温应尽早实施。
3. 使用脱水剂如20%甘露醇溶液或甘油果糖,加糖皮质激素、呋塞米以减轻脑水肿。
4. 防治抽搐,可以使用冬眠药、醒脑静等药物。
5. 纠正缺氧,必要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且宜尽早进行。
老年人猝死的治疗需要紧急抢救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同时也需要注意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以确保老年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