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幽门狭窄,也被称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新生儿常见的胃肠道发育问题,特别是在出生后两至四周内显现。这种病症在男婴中更为常见。当婴儿出现幽门狭窄时,他们的身体会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症状。大约在出生后2-4周,婴儿开始表现出溢奶的情况,症状逐渐加重,呈现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可能伴有黄疸、大小便次数和量的减少,婴儿也会表现出消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迹象。还可以在右上腹部触摸到幽门肿块,这个肿块边缘清晰,硬如软骨,呈纺锤形,表面光滑。
一旦婴儿出现这些症状,家长们应该高度警惕,并及时带婴儿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确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来观察从左肋下向右上腹移动的胃蠕动波。接着,会进行钡餐检查,观察胃扩张下端呈圆锥形以及强而深的蠕动波是否在幽门部突然消失。腹部B超检查也会呈现低回声肿块,中央有圆形或星形图像。结合这些典型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就可以明确判断是否存在幽门狭窄。
针对婴儿幽门狭窄的治疗,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选择。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改善症状,如口服稀释的阿托品口服液并配合局部按摩。需要纠正婴儿的营养状态,改善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的情况。在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常采用幽门环肌切开术,以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每一个小生命都值得被悉心呵护,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给予他们最好的照顾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