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黄疸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的病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和巩膜的黄染。这种病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孩子出生后2至3天开始出现,脸部、躯干和巩膜的皮肤会出现黄染。相比之下,病理性黄疸则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迅速出现,涉及范围广泛,除了脸部、躯干外,还会影响到手足等其他部位。
关于儿童黄疸的症状,生理性黄疸的轻度病例中,黄染颜色较浅,仅限于面部和颈部,随后会逐渐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包括巩膜。黄染可能会在2至3天后消失,而皮肤和巩膜也会在第五至第六天恢复正常。重度黄疸可能会蔓延至全身,甚至影响呕吐物和脑脊液等,持续时间可能超过一周,特别是早产儿可能会持续长达四周。
对于小儿黄疸的治疗,普通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通常首选蓝光光疗,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当黄疸值超过一定水平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光疗或其他治疗方法。例如,当黄疸值超过15mg/dl时,通常会进行约48至60小时的光疗。当黄疸值超过340μmol/L时,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白蛋白。对于溶血性黄疸,特别是ABO溶血的情况,丙种球蛋白可能会被用来阻断溶血反应,并同时进行光疗。ABO溶血的治疗通常需要住院4至5天,但有些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大约7至8天。
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案也会因个体而异。如果您的孩子出现黄疸症状,请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