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军事动态引人瞩目,一系列重大军演展现了各国的战略意图与军事实力。将重点关注近期军演动态、常态化演习体系及战略意图分析。
一、近期重大军演动态
1. 航母战斗群部署
“哈里·S·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结束了长达8个月的海外部署,期间参与了北约的“海王星打击24-2”演习,并对也门胡塞武装进行了连续打击,充分展示了其全球存在战略的能力。更令人瞩目的是中美之间的“四航母对峙”,美军“尼米兹”号和“华盛顿”号双航母与中国“辽宁”和“山东”舰在南海及西太平洋形成对抗态势,双方共出动超70艘舰艇,引发广泛关注。
2. 多军种联合演习
“利刃2025”六军种联演,涉及海陆空天网五大维度,模拟封锁关键水道、攻击金融系统等场景,耗资数十亿美元,被外界解读为对华威慑的一次重要演习。而“黑寡妇2025”水下作战演习,则整合潜艇、驱逐舰及反潜机,强化印太地区的反潜战力,重点验证新战术技术。
二、常态化演习体系
1. 区域合作类
“卡拉特”系列演习,在5至8月与东南亚六国进行分阶段的双边演练,以南海冲突为背景,强化海上拦截与协同作战能力。而“肩并肩”联演虽然有1.2万美军与菲律宾主导,但盟友参与度较低,反映了美国的外交困境。
2. 专项训练类
红旗军演作为内利斯基地的空练,已经持续了50年并持续升级。近年来,它更加注重在反介入/区域拒止环境下的远征作练。在解放军近期的“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美军同步加强了关岛至夏威夷基地群的防御,以应对所谓的东风导弹威胁。
三、战略意图分析
从近期的军演动态来看,各国主要是通过军演来展示和验证自身的军事力量和战略意图。一方面,通过航母机动、高频次演习来维持对华军事压力,如杜鲁门号在部署期间同时打击中东目标,西太平洋的双航母则监控解放军动向,显示出一种威慑与牵制的战略意图。另一方面,部分演习虽然阵容豪华,但盟友响应冷淡,且面临中国反舰弹道导弹体系的反制,这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军事演习是各国展示实力、检验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关注和分析这些军演动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国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