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母乳喂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方式,不仅能增强宝宝的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还能让宝宝的肠道更健康。将从肠道菌群、食物过敏、母乳喂养原则等方面,为您母乳喂养的奥秘。
一、肠道菌群的差异
母乳喂养与配方奶喂养对宝宝体内的肠道菌群有着显著影响。母乳喂养宝宝的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占比较大,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潜在致病菌的生长。而配方奶喂养宝宝的肠道菌群则更为多样化,双歧杆菌数量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母乳中的寡聚糖类能促进双歧杆菌生长。
二、食物过敏与肠道菌群
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的特点与健康婴儿有所不同。食物过敏婴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定植较少,肠杆菌、奥里斯葡萄球菌定植较多。这表明婴儿肠道菌群的改变可能与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有关。在食物过敏期间,除回避食物过敏原外,服用有益细菌制剂如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杆菌LGG等,可改善肠道微环境,缓解过敏症状。
三、母乳喂养的原则
1. 夜间喂奶:新生儿夜间吃奶是生长需求。母乳喂养的妈妈应跟随宝宝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多样化:母乳妈妈的饮食应丰富多样,保证营养摄入。海鲜类食物营养丰富,但若宝宝出现过敏,妈妈需适当调整饮食。
3. 公共场合的母乳喂养:在公共场合喂奶时,妈妈可携带毯子、哺乳罩衫等,以便遮挡,避免尴尬。
4. 奶水充足保障:正确的哺乳知识、方法以及家人的支持、妈妈的自信等都是乳汁充足的重要保证。
5. 前后奶都要吃:乳汁分为前奶和后奶,两者都富含营养,应让宝宝两侧乳房都吃到。
6. 乳头保养:预防乳头皲裂,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离乳技巧。如出现皲裂,可使用天然羊毛脂乳头修护霜进行护理。
四、判断奶水是否足够
判断奶水是否足够,主要依据宝宝的小便次数、大便性状和体重增长。只要这三个标准达标,就说明奶水足够。实际上,当母乳分泌达到稳定状态后,涨奶、溢奶的情形会减少或消失。
母乳喂养是宝宝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妈妈应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确保宝宝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抗体,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