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药局前,一群老人再次聚在一起,他们的声音带着焦虑和关切,纷纷表示药品数量不对、与上次领取的不同或是遗失了自己的药物。面对这些困扰,药师们一如既往地耐心解答,细心解决问题。
彰滨秀传药剂科在昨日表示,其实老人们并没有少领药或遗失药,而是因为他们身边的药品过于繁杂。来自不同医疗院所的处方、坊间的偏方、电台和药房购买的药品,使得他们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即使是最普通的日常,他们也需要应对药瓶中的星辰。
随着清明节假期的临近,回家的子女们或许可以借此机会深入了解家中老人的用药情况。 彰滨秀传药剂科的洪明岳主任昨日提到,老人在领取药物时总会遇到各种状况。有些老人因听力衰退,神情略显恍惚。药师们不得不提高声调,通过手势和表情来与他们沟通。这些老人的家中往往藏有一大堆药品,每餐都需要服用数十颗。
有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不听药师的解释,坚持在药局吵闹称药物不足。药师在征得他的同意后,陪同他回家整理药品。在路上,洪明岳主任与其聊天得知,因为听力衰退,老人的生活变得孤独,他感到邻居们在背后议论他,让他觉得自己越来越无用。他不与邻居交往,深陷孤独之中。
当药师们来到老人的家时,他们发现抽屉里堆满了药物:成药、健康食品、中草药以及来自四家医院的药品。在旧药袋里,他们找到了三天前在彰滨秀传纪念医院领取的药物,完好无损。
洪主任深入分析药物和老人的状况后得知,这位老人因听力衰退而装备了人工耳,但常常感到耳鸣或隐约听到他人私语。他自认为精神衰弱,到某医院开取了四种精神科药物,其中包括两种镇静剂。这导致他白天昏昏欲睡,晚上则无法入睡。为了改善睡眠状况,他又到诊所开取和其他药品。由于每日服用三种以上的镇静安眠剂,他白天会感到晕眩和无力。他又前往其他医院寻求治疗,领取了针对晕眩手脚无力的药物。最近,他感到摄护腺炎的症状,于是又前往另一家医院领取了三种药品。现在,他每天早上需要服用十二颗药物。
洪明岳主任建议,老人最好选择一家医疗院所,固定找一位医师,最好是家医科的医师。向医师详细描述用药史和症状,以便医师对药品进行重整。也许某些药物可以停止服用,因为一次服用过多的药物不仅对身体造成负担,还容易混淆。他也希望子女们能更多地关心老人的用药情况,避免不必要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