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在行走、学习还是工作,都喜欢戴上耳机,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这种方式似乎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可能并未意识到,这种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们的听力。
对于每天沉浸在公共交通工具或教室中的他们,耳机似乎提供了一个完美的避难所,让他们能够暂时逃离嘈杂的环境,享受片刻的宁静。专家警告,长期佩戴耳机,尤其是习惯大音量听歌,会导致听力渐进性受损。
当人们在享受音乐时,可能会感受到头昏、耳鸣、耳堵等不适症状。或者,如果每天佩戴耳机超过3-4小时,这些人群都是听力易受损的高危人群。为了保护听力,专家建议佩戴耳机的音量不应超过播放器最高音量的2/3,并且每次听歌时间不宜过长,应该让耳朵得到充分的休息。
戴耳机损伤听力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很容易被忽视。我们的耳朵里有专门的听力感受器——耳蜗里的纤毛细胞。这些纤毛细胞是我们听到声音的关键。当这些纤毛受到过度刺激时,它们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我们的听力下降。
想象一下,当我们听到大的爆破声或者长时间呆在卡拉OK房间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爆聋”现象。这就是因为耳蜗纤毛受到过度刺激而导致的暂时性听力损失。戴耳机时,虽然可能没有明显感觉到听力的变化,但这种损伤是渐进性的,并且很容易被忽视。长期如此,耳蜗纤毛的刺激过度会导致敏感性降低,甚至损伤听力。这种由耳蜗受损导致的感音性耳聋目前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大部分是不可逆的。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声音都会导致听力损伤。当听耳机时的音量达到85分贝以上时,耳蜗纤毛细胞可能会受损。特别是在嘈杂的户外或公共交通环境中,为了听清楚耳机里的声音,人们往往会提高音量,这无疑给耳蜗带来了过大的刺激。
对于长期需要戴耳机的人群,建议选择头戴式耳机。与入耳式耳机相比,头戴式耳机的接触面积大,对耳蜗内部的压强较小,对耳蜗纤毛细胞的刺激相对较小,更加安全。接收声音除了通过空气传导,还可以通过颅骨传导。特别是在学习听力时,可以将头戴式耳机戴在头骨上,同样可以听到声音,而且减少了对耳蜗的刺激。
保护听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在享受音乐的也关注我们的听力健康。(责任编辑:刘丽君)